煉油廠利潤率大幅下降可望壓制亞洲原油需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7日 08:27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林純潔 發自上海 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導致亞洲煉油廠的利潤率大幅下降,這些煉油廠降低開工率,甚至出售已購進的原油,亞洲的原油需求可能因此受到限制。 本周一,在新加坡燃料油市場,180cst燃料油7月裂解價差(理論上的煉油收益)為每
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亞洲煉油商利潤率大幅下降。根據路透社對新加坡煉油廠裂解利潤的計算,上周該利潤已經變為負數,這是自2月份短暫觸及持平水平以來的第一次。雖然能夠提煉更多輕質油品的綜合煉油廠上周的獲利仍為每桶5~6美元,但這個數字也仍只有4月份的一半。 而來自中國煉油商的行為更使市場開始擔憂亞洲的需求。中國去年平均每天進口245萬桶原油,一直被市場視為國際原油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但是中國企業的表現卻似乎在告訴市場不要高估中國的需求。據昨天《證券時報》的消息,上周中石化下屬貿易公司聯合石化叫賣數量達600萬桶的即期實貨原油,令亞洲市場大吃一驚。表面上看,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漲,而政府控制的成品油價格偏低,造成煉油廠利潤率甚至降為負值,許多煉油廠被迫削減原油加工量。 普氏援引聯合石化一名消息人士的話表示,中石化一方面在降低煉油廠加工率,同時也希望避免增加原油庫存而引發的額外倉儲成本。“我們的煉油廠毛利實際是虧損的。兩個月前WTI(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油)油價在每桶50美元時就開始虧損了,現在國際市場價格又漲了10美元。” 彭博社援引新加坡石油交易員的話表示,新加坡交易所(SGX)上半年的石油產品交易量和2004年同期相比,已經下滑35%~40%,下半年也不被看好,幸運的話,全年交易量只能維持2004年的60%~65%。新加坡一直被稱為是繼紐約及倫敦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石油交易中心。交易員表示,新加坡的石油現貨交易量上半年劇減,主要是中國購買量的下降,中國購買燃料油減少,甚至還出口汽油、柴油。 “我認為目前亞洲以及其他國家疲弱的裂解價差將會有重大的影響。”普氏亞洲的總編輯DavidErns-berger對本報記者表示,“到最后,我們將會看到不僅僅是亞洲市場原油需求的降低,還將會發現一些煉油商在市場出售原油,這將對國際原油價格產生巨大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駐倫敦經濟學家Er-icChaney與駐紐約的RichardBern-er在7月1日發布報告指出,原油價格現已見頂,明年可能跌至每桶45美元,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中國需求的放緩。 但Ernsberger同時還表示,亞洲煉油廠的低迷需求需要持續數月才可以真正將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拉低。但他還警告,中國成品油需求降低是煉油商原油進口降低的基礎,如果國內需求仍然強勁,則煉油商需要進口更多的成品油。目前關鍵在于消費者是不是也做好了準備。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