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LME銅市場價格一直在8000美元/噸左右徘徊,每日波動幅度動輒500美元以上;滬銅也緊隨其后,接連上演“蹦極跳”,每日波動幅度在3000元左右,市場在暴跌暴漲中走出高位寬幅震蕩格局。
是什么力量在主導這一切?8000美元/噸的銅價是否真實地反應了市場的供需情況?
需求增長放緩
銅價近期有可能沖破前期關口,再創新高,這是不少市場人士的看法。高盛集團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稱,全球銅、鎳等金屬市場依然處于低庫存,供應緊張狀況將持續到2008年,未來導致生產中斷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多。因此,銅價繼續走高勢所必然。
對此,中國五礦集團首席分析師張榮輝持不同見解。“倫銅在近期的拉鋸戰中構筑了短期頂部,LME三月銅價格將在此后向下調整,未來可能在3000—6000美元/噸的區間內波動。”張榮輝說,今年銅供應雖仍舊偏緊,但8000—9000美元的價格也該到頭了;今后幾年乃至10年有色金屬市場供應將逐步增加,供需將逐步趨于平衡,甚至稍微過剩。
供應在增加,但是需求增長的腳步開始放緩了。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金屬進出口大多放緩,當月精煉銅進口量同比下降33.2%至71,106噸,1—4月精煉銅進口總量同比下降36.3%至276,944噸,因國際價格高企以及國內冶煉廠產能擴張削減了進口量。
中國2005年銅的平均表觀消費量是30萬噸/月,年累計表觀消費量為360萬噸。據預測,2006年中國銅消費增長將達到8%—10%,在這樣的預期下,2006年中國銅的平均每月表觀消費需要達到33萬噸的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銅的表觀平均消費不足29萬噸/月,僅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月份我國銅的表觀消費預計為30.5萬噸/月,而且現貨市場基本沒有供應緊張的表現。月表觀消費30.5萬噸離今年我國市場預期的33萬噸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本來是消費旺季的四月份卻因為高企的銅價,旺季不旺。
商品市場正在泡沫化
作為“風暴源”的倫敦金屬交易所正面臨著全球市場各個方面的壓力,在前首席執行官Simon Heale意外宣布辭職后不久,交易所保證金比例大幅調整,銅的保證金由14400美元/手提高到25000美元/手,增加了73.6%,給多空雙方都帶來很大的壓力,市場的流通性大大降低。
“商品市場繁榮酷似當年的網絡泡沫”,作為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圈內交易商,法國興業銀行如此表態值得市場關注。
法國興業銀行稱,銅和鋅等工業金屬價格大幅上漲的許多特征,類似當年科技股在崩盤前的走勢。價格漲勢缺乏良好的基本面配合,且小規模的商品市場表現遠勝過主流市場,也正在發出這樣的預警信號。那些傳統的值得信賴的資產估值方式都遭到摒棄,而那些可能利好某類資產的論點論據,都被不假思索地應用到另一資產上。面對對沖基金等非傳統投資者所推動的金屬牛市,商品分析師缺乏起碼的分析工具,而只是簡單地說資金流入決定了價格。
法國興業銀行表示,RJ/CRB商品指數近期走勢圖和納斯達克股價指數六年前的走勢圖看上去非常相似。商品市場可能在今年第三季表現強勁之后,展開大幅修正。
在華爾街,近期公布的對沖基金的最大持股數據表明,在交易基金內部對銅市場階段性發展態勢的看法產生了嚴重分歧。大批對沖基金正在從與大宗商品期貨聯系密切的商品類股票中迅速撤離,重新進入高科技類股票建立頭寸。
與倫銅持倉總量維持在高位相比,美國CFTC公布的COMEX銅期貨持倉分析中,對沖基金的持倉總量開始逐漸下降。市場人士認為,以階段性操作為主要手段的對沖基金與更關注長期宏觀背景的長期操作的養老基金在后市的看法上已經出現了分歧。
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Sucden(英國)有限責任公司全球工業商品部主管 Jeremy Goldwyn強調,銅鋁等金屬市場最大的基本面是全球經濟的增長前景,而需要重點關注的是中國和美國這兩個特殊國家的需求。
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以年率計算達4.8%,遠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7%,是2003年第三季度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個季度;歐元區和歐盟的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則分別為2.0%和2.2%,顯示出歐洲經濟復蘇已經逐步走上正軌;日本第一季度實際GDP季比增長0.5%,高于經濟學家季比增長0.2%的預期,日本經濟已是連續第五個季度增長,這也是五年來的第一次連續增長;中國第一季度10.3%的經濟增長繼續給大家帶來驚喜。
據摩根大通銀行的統計,每創造100萬美元的GDP,中國要消費8噸的基本金屬,印度、巴西和俄羅斯要消耗2—3噸的基本金屬。隨著全球經濟繁榮周期的進行,新興經濟體對基本金屬的消耗將日益增加。全球經濟的繁榮似乎為商品市場價格整體上揚提供了最好的支撐。
“建立在25億人基礎上的本次商品牛市至少要持續20年”,摩根大通中國研究部主管兼首席中國經濟師龔方雄說。上一次商品牛市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到七八十年代結束,其支持力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工業化,當時國際資源價格紛紛上漲,日本成立了很多貿易公司到國際上投資資源,從而變成能左右市場的供應商。龔方雄認為,當時20年牛市基本上是由2億人口驅動的,而這次中國、印度兩國就是25億人口,這一基數比上次多了10倍,所以,這次商品牛市會持續多長時間,難以預測。
盡管如此,亞洲各國股票市場近期紛紛下挫,表明新興市場的發展風險客觀存在。新興投資組合基金研究公司(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調查表明,本次全球市場急劇波動,引發了新興市場基金兩年來規模最大的資本流出。發達國家利率水平的抬高,使得以往投資者以低廉的成本借入資金、并在其它地區獲取更高回報的杠桿式操作變得困難。這些投資者過去兩周內一直在減倉解除交易頭寸,從而導致股市及當地債市雙雙走低。
5月30日,世界銀行對新興市場發出警告稱,新興市場應該警覺市場發展的“關鍵”時刻外資抽離的風險。Sempra金屬有限公司經濟學家約翰·肯普認為,商品需求的回落將會結束目前的牛市局面,替代品、減緩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措施以及投資者對風險持更加謹慎的態度,都將會導致牛市行情的結束。
市場巨幅調整的風險在加大,與此同時,金屬市場也步入了新的定價區間。近期舉行的一份銅價未來走勢調查結果證實了這點。120家接受調查的企業包括金川集團、白銀有色、大冶有色及金龍精密銅管公司等國內大型銅加工企業,其中68%的企業認為,今年下半年銅價將在6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間震蕩;13%的企業認為銅價將強勢沖破10000美元;沒有企業認為銅價將崩盤并跌破50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