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銅市研究 > 北方期貨 > 正文
 

受全球銅市供需面支撐一季度維持期銅牛市行情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3日 08:30 北方期貨

  一、 本周相關金屬市場行情:

品種
開盤價
最高價
最低價
收盤價
成交量
漲跌
LME三月期銅
4607
4629.5
4524
4550
418130
-55
LME三月期鋁
2413.5
2429
2352.5
2382.5
623240
-28
SHFE銅0603
44290
44930
43300
43970
77360
110
SHFE鋁0604
20010
20870
19980
20160
399780
320
COMEX3月銅
211.00
213.00
208.00
209.00
27640
-2.50

  二、上海期貨交易所金屬周庫存變化

   受全球銅市供需面支撐一季度維持期銅牛市行情

SHFE銅鋁庫存變化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三、LME、COMEX和SHFE三家交易所金屬銅庫存變化

   受全球銅市供需面支撐一季度維持期銅牛市行情

三家交易所庫存變化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四、CFTC基金凈倉變化與COMEX精銅連續價格走勢

   受全球銅市供需面支撐一季度維持期銅牛市行情

基金凈持倉與COMEX銅價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五、金屬評論

  一季度期銅牛市維持

  上周LME銅價從紀錄高點小幅滑落,當周三月銅價收在4550美元。從技術上來分析,隨著時間推移,LME三個月銅價自9月份以來的加速趨勢支撐位在近期已經上移至4500美元附近,因此在銅價處于4500美元上方并接近4500美元時趨勢線支撐或將繼續為銅價攀提供支持。另外,4500美元也是新年伊始銅價向上突破阻力平臺,在銅價有效突破4500美元后則轉而成為支撐平臺,因此說4500美元在未來2周內有著十分重要的技術意義。筆者認為,銅價在節前前后維持牛市的可能性為高,這種趨勢在一季度將得以延續。

  筆者認為全球銅市供需面在一季度出現大幅過剩的可能性不大,這是銅價維持牛市最為重要的基礎。從ICSG之前公布過的數據來分析,一般情況全球銅市場的供給缺口多出現在上半年,比如2004年一季度全球銅市場有供給缺口45萬噸,2005年同期銅市場則有6萬噸供給缺口,2004年的上半年度銅市場供給缺口從一季度的45萬噸擴大至79萬噸,而2005年同期則從6萬噸擴大至22萬噸。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全球銅市場的供給缺口幾乎集中在上半年,這與全球銅市場的季節性供需變化有著密切聯系。一般來說,全球銅市消費的高峰值多處于一、二季度之間,而供給高峰則多集中在四季度末期,因此供給缺口多集中在上半年就不足怪了。如果說2006年上半年度銅市場難以出現供給過剩,那么多頭資金在一季度的操作仍然可以處于得心應手的地位。雖然,我們看到LME銅市場的庫存在不斷增加,但是這些增加庫存并非來自生產過剩所致,主要還是已有庫存間發生的一次轉移,這樣的轉移對銅價的影響是十分有限的。再從另外兩個大宗商品原油、黃金的表現來分析,原油價格在經歷三個月調整之后又有重挑戰新高的跡象,基金持倉規模再次擴增,持倉方向也從凈空接近平衡,而黃金價格則不斷刷新紀錄高點,基金持倉結構也沒有出現大的變動,這說明投機資金做多商品的熱情仍然沒有消退。LME基金屬市場從期銅的領漲,到各金屬價格輪番上漲就說明了投機資金參與對商品價格推動貢獻的重要性。當然,我們也發現期銅市場的空頭力量并沒有在銅價不斷上漲過程中認輸出局,相反隨著銅價攀升銅市持倉也不斷擴增,而多頭凈持份額則逐漸下滑,這說明做空的力量在銅價上漲過程中得到不斷增強而不是逐漸削弱,這就意味著多頭頭寸的盈利還僅僅是停留在遷倉升水上面。因此現貨銅價升水條件的高低對多空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目前,LME現貨升水維持在120美元以上,這對多頭頭寸來說仍然是比較有利的。

  總而言之,如果一季度銅市供給沒有出現突躍性增加,那么LME銅價在一季度出現逆轉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從銅價歷史價值層面來分析,當前銅價顯然已處于虛高狀態,因此我們在維持多頭思維的同時也要保持一份警惕。操作上,LME三個月銅價可以以4500美元作為多空退進參考。

  北方期貨 楊文虎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