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明年將觸頂回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0日 08:29 中國證券報 | |||||||||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 2005年是國際油價劇烈震蕩的一年。年初油價出現短暫下跌,之后螺旋式上升,3月突破50美元/桶,6月漲至60美元/桶,8月29日飆升到70.85美元/桶,目前徘徊在60美元/桶上下。致使2005年油價一路走高的原因不在“地下”而在“地上”,主要是天災人禍與游資炒作。高油價對世界經濟影響減弱,但卻加大了全球發展風險,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未來
地上因素導致油價飆升 世界銀行日前預測,今年油價上漲42.1%,達到53.6美元/桶,明年將再漲4.5%至56美元/桶,2007年回落到51.5美元/桶。由此可見,近期油價上漲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 作為戰略資源,石油雖然是可交易商品,但影響油價走勢的因素相當復雜,有經濟、市場、資源等因素,也有政治、國際關系等原因,更有心理、輿論、基金炒作等。綜合分析,當前左右油價走勢主要有七大因素:供求關系、資源儲量、石油儲備、地緣政治、國際關系、不測事件和游資炒作。然而,在周期高峰期,地緣政治、不測事件、游資炒作對油價走勢的影響大于供求關系、資源儲量等因素。 首先,供求關系明顯不同往年,今年油價上漲并非需求膨脹而致。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2003-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2.3%和3.7%,今年需求增幅則回落到1.5%,且供求關系改善。上述數字說明,今年全球石油供應情況明顯好于前兩年,即供求關系并未出問題。當然,全球剩余產能相對不足,歐佩克只有215萬桶/日的剩余產能(歷史上一般在300-500萬桶/日),該部分卻有30%以上在伊拉克,近50%在沙特(以重油為主)。伊拉克政局動蕩,使剩余產能無法變成現實生產,而沙特增產后,重油提煉設施又跟不上。加之,目前全球煉油能力缺口在200萬桶/日。這就是上游生產供大于求,下游市場供應相對緊張的原因所在。 其次,石油資源儲量豐富。石油資源不可再生,但全球儲量并未短缺。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到2004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1886億桶,儲采比為40.5年,且年探明儲量多于生產量。這僅僅是常規石油,地球上還有巨大的非常規石油資源儲量。如油砂、可燃冰等,儲量相當豐富。地球上尚有大量石油資源需要人類去勘探開發。何況技術進步,將使探明儲量不斷增加,并使“非常規油”變成“常規油”。加之,各國正在加緊開發氫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一旦新能源被普及并廉價使用,“舊能源”——石油的戰略地位將不復存在。 從上述兩方面分析說明,油價持續飆升的原因不在“地下”而在“地上”。地上的原因很復雜,恐怖活動猖獗卻日益國際化和常態化,是影響油價無法走穩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全球石油剩余產能不多和煉油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要發生與石油生產、運輸等有關的任何事件,如煉油廠失火、石油工人罷工、運輸管線遭破壞、颶風等等天災人禍,油價自然會隨之波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油市與股市、匯市一樣,已經成為對沖基金等游資出入最頻繁的場所,油市成為游資獲利最大的“天堂”,加之有各種輿論造勢,致使油價很難走穩,波動趨于常態化。 回落到合理價位是趨勢 國際機構普遍預測,2006年的油價將高于200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明年平均油價將漲到61.75美元/桶;世界銀行預測則為56美元/桶。無論從供應面還是需求面,或從周期因素和其他因素分析,筆者認為明年油價不應該高于今年。依據主要有: 第一,石油泡沫已經形成。一旦一種商品價格背離價值,泡沫最終會破滅。目前全球石油生產成本平均只有15美元/桶,OPEC只要6美元/桶,沙特的成本低于2美元/桶,油砂的生產成本也只需35美元/桶。市場沒有理由讓油價長期停留于60-70美元/桶高位。油價回歸到合理價位,不但有利于消費方,也有利于生產方。因為高油價畢竟會抑制世界經濟增長,全球經濟下滑最終影響到石油需求下降,生產方利益將最終受損。近來,對沖基金在油市已由多頭轉為凈持倉,說明游資在撤離油市,對油價走低起著推波助瀾作用。 第二,周期高點已經顯現。“短缺”與“過剩”是石油業周期循環的全過程。“短缺”引發油價上漲,“過剩”導致油價下跌。本輪油價周期高點在今年8月29日的70.85美元/桶,具有明顯的“頂部特征”,目前價格已經回落至60美元/桶。各國能源政策調整也由“開源”轉向“節流”;國際能源機構和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歐佩克增加石油生產等,已經使供應“短缺”現象舒緩,市場恐慌情緒緩解,周期拐點似已顯現。 第三,市場因素開始弱化。首先是石油供應趨增。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預測,2004-2010年,全球產油能力將增長1600萬桶/日,年均增長2.9%。國際能源機構也預測,2006年非歐佩克石油供應增量由2005年的18萬桶/日將增到130萬桶/日。歐佩克也宣布,未來5年將原油產量增加500萬桶/日。沙特則計劃,將其產油能力增加300萬桶/日(現在生產950萬桶/日)。據統計,2004年全球石油生產投資增長13%,達1700億美元,今年增到1850億美元。其次是需求增勢減緩。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使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回落。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2%,增量為166萬桶/日。歐佩克和美國能源部預測,2006年石油需求增速將放緩至1.8%。最后是油價高企迫使各國政府強化節能,加速新能源開發。此外,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已經滿倉,在一定程度緩解需求壓力。尤其是市場預期趨好,恐慌心理緩解,有利于油價回落。 當然,低油價時代恐怕難以再現。因為畢竟未來較長時期內,世界經濟將持續擴張,全球石油需求將相對旺盛。加之地緣政治難以走穩,而產油國尤其是伊拉克局勢動蕩長期化,伊朗核問題復雜化。最值得市場關注的是伊朗核問題如何解決,一旦演變成危機,油價難逃上漲厄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