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衍生品:不該缺失的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2日 10:08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柏亮 發自北京 雖然早在1997年4月,中國銀行就已經得到了交易人民幣遠期產品的批準,但是,經過8年的實驗,人民幣遠期的規模仍然相當小。專家因此呼吁,國內應加快推出更多的人民幣衍生產品。
“做這方面的研究相當困難,除了網站或者報紙上偶爾能查到關于人民幣遠期的簡單報道之外,國內幾乎找不到這方面中文版本研究的東西。"上海期貨交易所首席金融專家張光平抱怨道。 通過一些其他的渠道,張光平才掌握了一些人民幣遠期交易的數據。從1997年到2003年,人民幣遠期的成交金額都很小。2003年成交金額只有90億美元,當年中國的貿易總額是8520億美元,人民幣遠期交易金額僅占到貿易額度的1.06%;不同的渠道得出來的數據有點出入,但2004年人民幣遠期交易金額總體上比2003年增加一倍,也只占當年貿易額度2%上下。到目前為止,國內共有7家銀行做人民幣遠期交易。 “人民幣遠期交易和整個的貿易額度增長比起來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張光平說。造成人民幣遠期交易未能得到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兩個:市場因素和機制因素。 匯率浮動空間非常小制約了企業對規避外匯風險的需求。人民幣匯率浮動范圍只有0.3%,由于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太小,國內企業感覺不到外匯的風險,因此沒有規避外匯風險的巨大需求。中科院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兵說,在匯率和利率被管制的條件下,貨幣衍生品對于企業和居民沒有太大的意義。 制度上,中國人民銀行1997年1月發布的《人民幣遠期結售匯暫行管理辦法》要求企業和銀行進行人民幣遠期結售匯必須有真實貿易憑據。張光平認為,“真實貿易票據的要求,目標是杜絕投機因素,這使得我們市場長期以來不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不過與內地不同的是,在離岸市場,主要是在香港,卻存在著大量的人民幣衍生產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無本金交割遠期(NDF),此外還有無本金交割期權(NDO),無本金交割掉期(NDS)等。 這些產品的產生和發展是因為境外投資者很難得到人民幣,“只要有不同程度的管制,離岸市場上就會有無本金產品交割的交易,換句話說NDF或者期權這些交易的存在就表明了市場需求。”張光平說,現在境外幾十家國外的大銀行絕大部分做NDF。 張光平通過研究發現,NDF也相當于一個浮動的匯率,它不僅對國際政治事件作出及時反應,而且也已經開始反映基本面了。他認為這對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有一定的意義。 2004年銀監會頒布了《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現在已經有40家外資銀行拿到牌照,13家國有和股份制銀行也拿到牌照了,銀行間的衍生產品已經在大量發展。 武漢大學商學院葉永剛教授表示,很有必要推出更多的人民衍生產品,包括期貨期權等,目前人民幣衍生品品種單一,使這個市場很不活躍。 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李伏安也表示支持人民幣衍生產品的發展!坝捎诙嗄陙砦覈狈θ嗣駧叛苌a品,銀行和企業積累了很多不該承擔的風險! 他認為,對于人民幣衍生產品,核心的問題不是允不允許,而是如何管理它。他說,一旦允許衍生品發展后,肯定還會出現很多類似于中航油事件一樣的失誤和風險案件,但是我們不應該就此關閉這些產品,而是要知道我們的弱點并改進它。讓中國的金融機構從事衍生產品交易,應該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個交易所交易的衍生產品,我們這些銀行做金融柜臺衍生產品怎樣進行風險管理?”張光平表示。 如果要做人民幣衍生品該怎么辦呢?程兵認為,銀行間的債券交易量很大,可以先推出國債期貨。 張光平認為,一定要借用香港、倫敦、紐約的參數來做風險管理,要逐日盯市。“目前相當迫切的是,要在我們國內推出場內的金融衍生產品,為銀行間的衍生產品提供規避風險的工具和場所!彼建議允許一些機構先去境外市場試水,積累經驗。 葉永剛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還不是發展場內的人民幣衍生品,而是先把銀行間的人民幣遠期結售匯市場建立起來。現在的人民幣遠期結售匯業務只能在銀行與客戶之間開展,單一而且不活躍。 無論怎樣,專家們非常看好中國人民幣衍生品的市場潛力。張光平說,假定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保持8%的增長,全球場內衍生品交易總額/GDP的比例(世界比例)保持10%的增長,同時預計以后五年時間中國場內交易總額/GDP(中國比例)與世界比例之間的比例分別為3%、6%、15%、25%、35%,那么未來五年中國場內人民幣衍生品交易總額將從2006年的2.3萬億美元飆升至2010年53萬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