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短期仍將大幅波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30日 08:58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熊永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鄧郁松認為,全球石油價格頻繁、大幅波動狀況短期內不會改變,我國提高能源風險防范能力基本方向是走多元化、市場化道路,引進競爭機制,加強政府調控能力。
鄧郁松指出,國際油價變化與石油產品自身特點密不可分,石油屬大宗貿易產品,需求彈性小,而供需地區分布又極不均衡,價格對供需變化高度敏感。以2003年美元價格衡量,1970年代以來國際油價在8美元/桶至96美元/桶范圍內波動。他表示,供需狀況決定油價波動方向,目前油價持續高位震蕩的波動方向總體反映了全球石油供求狀況:美歐等石油消費大國主導著石油需求,OPEC對石油供給起著決定性影響,地區局勢不穩定使供給方面存在不確定性,而期貨市場作為石油價格形成機制中重要一環,期貨價格對石油現貨價格具有引導與放大作用。另外,信息不對稱、美元持續走弱以及恐怖襲擊等突發事件,也加劇了石油市場波動。 關于未來國際油價變動趨勢,鄧郁松認為,未來15年資源前景仍是樂觀的,但對OPEC依賴程度增大;供需狀況決定油價波動方向,價格形成機制決定波動幅度特征仍將持續;尋求均衡價格努力仍將繼續,但油價頻繁、大幅波動狀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盡管長期、穩定的石油供給符合供需雙方利益,過高和過低油價都不會長期持續,但國際油價變化對經濟影響是不容回避的客觀存在。鄧郁松指出,價格是石油市場變化的主要信號,但石油價格發生變化原因并不相同,油價變化原因不同,對經濟影響也不一樣,新一輪國際油價上漲與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很不相同,當前受影響最重的是亞洲等處于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