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巴西、阿根廷和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四個大豆生產國,中美兩國已實現了創紀錄的豐收,其中美國增產幅度之大更是讓人詫異。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氣候理想,非常適宜大豆的生長。同時,全球對大豆的需求并未出現同樣驚人表現。基本面供求將決定大豆價格持續低迷。除自身供求關系以外,其他因素在不同時期也起著不同作用。毫無疑問,大豆銹病、豆農惜售、海運費等因素阻礙了價格的下跌,不過僅使大豆的下跌歷程暫時受阻,當這些因素不復存在時,價格的繼續下跌亦難以避免了。
美國農民惜售對于美國豆農來說,前后幾個月大豆價格的巨大反差應不是其惜售的主要原因,牛市過后是熊市,這已是農產品市場的一般特點。從去年大豆的暴漲中所得收入是美國豆農可以長時間持豆待售的資金倚仗,而美國農業部對農業的支持政策和農民在稅收方面的考慮也使美國豆農將主要銷售時間推遲到了今年。由于豆農惜售,截止到2004年12月1日,美國大豆季度庫存高達23.05億蒲式耳,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6.89億蒲式耳,這也表明在前期的銷售中,美國今年生產的大豆只被消費了26.62%。但是惜售的大豆總會在今年回到市場,特別是對目前占總庫存43.60%的商業存在而言,它們惜售立場遠沒有農民堅定。目前美國農民的銷售積極性仍是不高,只是在CBOT大豆期價出現上漲時才會涌現出一定數量的賣盤,剩余較大數量的大豆極有可能在南美大豆上市之時,扮演為虎作倀角色,進一步打壓價格。
中國買盤中國買盤一直是近幾年來支持國際大豆市場價格的主要力量,雖然市場大都認為2004/05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量較去年不會有太大增長,甚至會稍低一些。但從本年度開始,中國買盤在國際上表現活躍,幾次救期價于低谷,成為熊市中的一大亮點。不過,目前中國已購買了美國大豆838.6萬噸(美國農業部公布數字),加上尚未公布的買盤,可以說中國對美國大豆的購買已經到了尾聲,后期在美國的買盤會逐漸枯竭。而在對南美大豆的采購中,中國力量對CBOT大豆價格的支持作用會相對弱一些。另外,對于中國進口大豆的總量,估計還是不能過于樂觀。
亞洲大豆銹病亞洲大豆銹病在美國初次發現,引起了市場的恐慌性擔憂,隨著銹病感染地區的擴散,美盤大豆也掀起了高位回落以后最為瘋狂的反彈。雖然亞洲大豆銹病對于大豆的影響較為嚴重,但其影響的真正體現將會出現在2005/06年度。另外,美國歷史上因為病菌所引起的大豆減產可謂少之又少,既然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都能度過大豆銹病的陰影,我們憑什么不能相信美國對于銹病能安然處之呢?期貨市場往往將一個影響因素置在放大鏡下,事實也證明銹病之能量還遠未到能改變整體格局的程度,它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反彈,只是因為它給市場帶來了需要的反彈借口。
雖然未來在產量和需求方面存在著很多變數,即便巴西和阿根廷最終產量低于目前市場預測,但小幅減產無助于改變今年全球大豆供過于求的格局,而世界大豆價格也將隨著南美大豆的上市進一步走低,美盤大豆價格的年度低點很有可能在那時出現。(中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