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常常有好的想法但是又往往不能堅持到底”
本報記者 林純潔 綜合報道
據道瓊斯的消息,市場人士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將于2005年第二季度推出的巴西大豆合約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主要的疑點集中在流通性和需求問題上。
上周三,CBOT的董事會通過了巴西大豆合約的細則。該合約在巴西巴拉那瓜出口通道(ParanaguaEx-portCorridor)進行初級現貨交易,巴拉那瓜港和桑托斯港擁有交割權。
即使目前世界的大豆產量一般集中在南美,但是流通性問題依然困擾著這個新的合約。“新合約通常會有流通性的問題,沒有人將會去交易。”一位CBOT的經紀人說。比如,一個南美的交易商需要套期保值200手合約,而CBOT巴西大豆合約的總交易量也僅僅為幾百手,同時美國合約的交易量為幾千手的話,該交易商往往會選擇交易美國合約。而事實上,南美的大豆生產商目前正是這么做的。
巴西圣保羅期貨交易所(BM&F)為提高交易量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直至目前仍無多大進展。交易商認為,BM&F最主要的問題是它們缺乏有效的吸引小型生產者的手段。它們同時還擔心新的CBOT巴西大豆合約不能在巴西充分普及。
在最近幾年,CBOT很多新推出的合約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歐洲的植物油合約,一些交易商認為其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足夠的信息以及宣傳不夠。
“CBOT常常有好的想法但是又往往不能堅持到底。”大豆經紀人DavidBrew說。
但是AgResource的產業分析師DanBasse則表示,巴西的大豆生產者之所以使用美國合約套期保值是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一份南美的大豆合約將更得他們的歡心。從南美生產者的角度來看,新的合約將更好地與他們的現貨市場產生互動。市場的參與者也表示,新的合約將大大促進巴西的大豆產業。因為雖然巴西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但是其中小型生產者并不像美國農民一樣普遍在期貨市場進行套保。一個新的合約可以幫助巴西大豆生產者降低風險。
“目前,這些(大豆)生產商并沒有地方去對沖風險,一個新的合約將給它們帶來巨大的好處。”Brew表示。
“目前巴西的中小大豆生產商被迫通過大型的跨國企業進行類似交易。”Cerealpar經紀公司的谷物分析師SteveCachia說。Cachia表示,新的合約將會帶動南美洲大豆產業的進一步成長。但是,目前還要看世界上主要的交易商是否希望保持現狀。
根據CBOT的一位消息人士稱,對于那些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大豆的歐洲進口商來說,南美大豆合約對于他們的意義并不大。他表示,他的客戶將等待事態的發展,但他沒有明確表示將立即支持這個新的合約。“他們已經用這種方式運作了許多年了。”該消息人士還表示目前CBOT已經用現有的合約為它的客戶制定了對沖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