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末發生的世紀大海嘯受災國家中,包含了全球主要天然橡膠產地,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三國天然橡膠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三位。而目前正值橡膠的大量收割期,因此,自然引起了投資者對天然橡膠進口是否會受到較大影響的擔憂。
不過,從市場的反應來看,雖然東京期膠在海嘯過后的12月27日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揚,但國內滬膠價格在12月27日和28日不但沒有上漲,反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令許多
投資者大惑不解,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在2004年雖然取消了進口天然橡膠的配額,但天膠的進口不但沒有急劇增長,相反出現急劇回落的局面。2004年前10月,我國天然橡膠進口增長只有4%,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回落高達33.5個百分點,因此,這次海嘯對我國的橡膠供應量的影響其實很有限。
其次,滬膠市場在經歷了去年0407的巨量交割之后,整個市場沉淀的巨大的倉單數量令投資者不愿意再進場作多。更重要的是,目前上海交易所的滬膠的標準交割品為國產五號標膠和進口三號煙片膠。而我國已經在大量生產子午胎,主要用于斜膠胎的國產五號標膠和進口三號煙片膠需求正在逐步下滑。隨著輪胎行業產能擴張的需求,生產子午胎所需的20號標膠在國內天然橡膠市場的消費比重將不斷增加。而從海關最新的進口數據來看,進口三號煙片膠的比重正在逐步減少,而20號標膠的進口數量也不斷增加,這也導致國內企業不愿介入滬膠合約進行套保交易。在上海交易所改用20號標膠作為標準交割品之前,即使是大海嘯也難以挽回滬膠目前的弱勢。(來源:亞洲橡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