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申興 特約記者 覃力 深圳報道
深圳新基業期貨等多家期貨經紀公司此刻正在積極地尋找買家,有些雖然不涉及控股股東的變更,但愿意轉讓部分股權,而上海的黃海期貨公司也在天道并購網上打出了股權轉讓的廣告。
“選擇好的時機賣個好價錢是現在不少期貨公司股東的目標。”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期貨經紀公司的殼資源開始受到資本追捧。
殼資源增值
廣東盈坤拍賣公司的公告顯示,中天期貨72%股權11月19日將再次被拍賣,參考價格為2060萬人民幣;而幾乎在同時,正大期貨70%的股權也將由深圳信啟誠拍賣有限公司組織拍賣。
盡管兩家期貨公司都對股權拍賣諱莫如深,但知情人士稱兩家期貨公司都是因為控股股東出問題,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所致,市場傳言一是卷入國洪起金融詐騙案,一是可能牽涉閩發證券。
和上述公司被迫轉讓不同的是一些期貨公司正在主動出擊,選擇新東家。
上海黃海期貨經紀公司股權出讓信息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擬出讓56.67%的股權,公司管理較為規范,資產情況比較干凈,出讓價格為2100萬元左右。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也有多家期貨公司愿意出讓部分股權。
為什么這么多期貨公司股東急著轉讓股權?一位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期貨公司股權漲價了。”
一家規模排行在全國前十位的期貨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一般期貨公司的殼資源的溢價部分從幾百萬元上漲到現在的一千多萬元,這跟股市低迷而期貨公司的外部環境好轉有關。
“現在殼資源的價格肯定是在往上走,畢竟市場好了,想進來的人多一些。”新基業期貨公司總經理馬力也說。
“我們公司碰到的問題是行業中比較現實和普遍的問題。”華超物貿期貨經紀公司董事長吳曉紅稱,“考慮到期貨行業前景光明,為了增強公司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我們決定增資擴股。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去年愿意參股的很少,今年到我們公司的來談合作的多了,但都是一個要求:一定要控股,或者相對控股。”
橄欖枝
“根據證監會最新規定,符合規定的股東都可以設立期貨公司,但實際上符合要求的股東還是相當有限,直接參股或者控股期貨公司應該是最為便捷和成本最低的辦法”,深圳實達期貨公司負責人說。
“選擇購買現有殼資源應該是最為經濟的”,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也這樣評價,“國內現有的期貨公司已經太多了,新設沒有必要。”
業內人士介紹,想進來的主要是一些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和上市公司,而證券公司尤其活躍。
銀河證券收購萬恒期貨一事還在進行中。據了解,除銀河證券外,財富證券現在在托管湖南正湘行期貨,還有多家大型券商也有控股期貨公司的想法。
據了解,大多數期貨公司原本都與證券公司有業務合作關系,雙方在共享客戶資源以及為對方客戶提供相應服務方面有密切的合作。證券公司在收購或參股期貨公司時,更為關注的是期貨公司的盈利點及潛在風險,在已發生的證券公司與期貨公司股權合作案例中,一般都是券商收購或者控股期貨公司,參股的較少。
隨著棉花、燃料油和玉米品種的相繼推出,期貨公司的經營空間開始加大。但業內人士認為,顯然真正吸引證券公司的還不僅僅是這些,證券公司瞄準的是將來要推出的金融期貨。如果金融期貨推出,擁有期貨公司牌照的證券公司無疑會占有先機。
“金融期貨推出后,券商在期貨行業的客戶和市場優勢就變得很關鍵。”業內人士評價,“在證券公司多元發展、建金融超市的戰略下,證券公司進軍期貨業應該只是個開始。”
對期貨公司感興趣的還有外資機構。盡管外資進入,還有種種政策限制,但是似乎這并不能消減他們的熱情。美國瑞富期貨經紀公司日前已經和北京的一家期貨公司進行了意向性合作的接觸,荷蘭銀行也正準備與國內一家證券公司在期貨領域合作。而根據《CEPA擴大開放磋商紀要》,從2005年1月1日起將允許香港證監會注冊的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中介機構在內地設立合資的期貨經紀公司(港資股權比例不超過49%)。
正在收購期貨公司的一家投資公司老總告訴記者,現在期貨市場回暖的政策信號再明顯不過了,雖然市場升溫尚需時日,但是作為戰略投資,此時介入期貨公司正當其時。一方面,期貨公司價格正走出大谷底,現在的價格既有上升趨勢,又相對便宜;另一方面,期貨市場本身的交易量也在快速回升,期貨公司應該可以較快走出虧損困局。
“圍城”心態
事實上,在期貨公司的股權轉讓潮中,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上演的是一出“圍城”戲。
近兩年,期貨市場在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截止到今年10月份,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57952974手,成交額125115.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09%和54.01%。前10個月的成交金額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和。而隨著棉花、燃料油和玉米等期貨新品種的上市,期貨經紀公司也有了新的發展空間。
不過,這些利好顯然并未吸引那些想靠殼資源小賺一筆的股東們。
對于那些急于出手股權的股東來說,退出的原因很簡單:期貨市場還是叫好不叫座。目前來講,盈利的公司只是少數,多數公司是在勉強支撐。
金瑞期貨負責人介紹,2003年全國187家期貨公司收益不到全國期貨市場交易額的萬分之零點九,而且也不到交易所收益的一半。
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代理額排名前10名的公司占到了全國期貨經紀公司代理總額的23.22%,排名前30名的公司占到了全國期貨經紀公司代理總額的49.01%,排名前50名的公司占到了全國期貨經紀公司代理總額的66.05%,另外130多家期貨公司的份額只占30%多;多數期貨經紀公司是處在微利或虧損的邊緣。
期貨公司的困境是由于這樣一些原因:業務單一,經紀業務是目前期貨公司惟一合法的業務;由于經紀業務競爭激烈,手續費持續下降,2003年手續費降幅達17%;被眾多期貨公司寄予厚望的代客理財業務也只能偷偷摸摸的進行,自營業務的放開也是遙遙無期。
嘗不到盈利甜頭的股東早就萌生退意,選擇好的時機就成為了他們關注的焦點,期貨新品種上市、成交量不斷增長的時候無疑是最恰當的時機,這個時候退出可以賣個好價錢。
而對于那些經營狀況良好的期貨公司管理層來說,則希望轉讓部分股權,引進新股東。分散股權意味著管理層話語權增加,這也是眾多期貨公司管理層有意引進新股東的動力。
“期貨公司不允許管理層持股,監管層對期貨公司的股東資格審查相當嚴格,想通過變通,間接實現管理層持有股票非常困難,目前對管理層的激勵措施只體現在薪金方面。”深圳實達期貨公司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所以,一旦大股東變更,原管理層就面臨著可能被拋棄的命運,辛辛苦苦培育的果子怎能被別人摘去?對于那些經營好的期貨公司,管理層更愿意出讓部分股權,選擇分散股權是保證他們話語權的一個高明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