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正文
 

玉米基本面有待改善 后市將溫柔演繹牛市行情(2)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5日 00:42 中大期貨

  五月下旬中西部作物產區的西部一帶形成高壓,引發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大豆期市的活躍交投.預計今后一兩周內整個中西部大豆主產區將以干燥天氣為主。

  圖4.美國玉米主產區

   玉米基本面有待改善后市將溫柔演繹牛市行情(2)

美國玉米主產區分布圖(來源:中大期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圖5.美國玉米主產區地表濕度(6月7日監測)

   玉米基本面有待改善后市將溫柔演繹牛市行情(2)

美國玉米主產區地表濕度分布圖(來源:中大期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阿根廷05/06年度收割過半 產量預估下調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本月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27 日,阿根廷農戶已經收割了160.8萬公頃玉米,占到播種總面積的80.8%。這要比一周前的收獲進度提高了近8%,但是比上年同期落后6.4%。至今為止的收割產量為1033.7 萬噸。上周的平均單產為每公頃6.45 噸。

  本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種面積為226 萬公頃,遠遠低于上年的263萬公頃。 交易所預計2005/06年度的玉米產量為1440 萬噸,低于上年的實際產量1962 萬噸。產量預估下降,因農民的玉米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且干旱的氣候損害了玉米。阿根廷玉米種植季節為9 月至11月,收獲季節為2 月至7月。

  3.中國――大部地區氣象條件有利農業生產 現貨市場穩中有升

  今年春季以來中國旱情較常年偏重,特別是北方大部地區,持續出現大風、高溫、少雨天氣,旱情持續時間長,發展迅猛。截至五月二十九日統計,全國耕地受旱面積一億八千二百萬畝,比多年同期平均數多出三百萬畝,其中作物受旱七千五百多萬畝,水田缺水八百一十多萬畝,旱地缺墑近一億畝,有近九百五十萬人、八百七十多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

  進入五月中旬,全國大部地區氣象條件逐步開始有利農業生產。東北地區大部氣溫偏高1~3℃,墑情適宜,春播進度快、苗情好;東北地區西部和內蒙古中東部旱情持續。

  西北、華北和黃淮大部旱情緩和,光照充足,氣溫適宜,有利夏收作物灌漿、春播作物播種和幼苗生長;華北東部、黃淮東部降水不足10毫米,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或發展。

  南方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夏收進展順利;西南地區大部降水10~100 毫米,旱情緩解。

  江南東部、華南東北部受臺風“珍珠”的影響,部分夏收作物倒伏且不利其收曬;福建、廣東和浙江等省局部出現暴雨、洪澇災害,農業生產受損嚴重。另外,青海、云南、湖南、廣西等省部分春播作物旬前期遭受低溫冷害或凍害。

  圖6. 中國旱澇分布(2006年6月3日監測)

   玉米基本面有待改善后市將溫柔演繹牛市行情(2)

中國旱澇分布圖(來源:中大期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圖7. 2006年5月10~24日全國降水量實況圖

   玉米基本面有待改善后市將溫柔演繹牛市行情(2)

2006年5月10~24日全國降水量實況圖(來源:中大期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現貨市場上,自4 月下旬開始穩中趨升后,5 月上旬現貨報價出現全面大幅上漲,進入中下旬整體運行態勢良好。大部地區報價持穩,小部地區略有上漲。其中:

  產區――目前,遼寧農民玉米存糧約為15-20%,吉林農民玉米存糧約25-30%,黑龍江農民玉米約30-35%;而關內主產區農民玉米存糧河北、山東為15-25%、河南35-40%。農民玉米存量的大幅減少,加上玉米水分含量的進一步降低,農民惜售心理進一步增強。同時,隨著華北糧源的消耗殆盡,東北玉米將成為主要貨源,國內玉米市場區域性供需矛盾將逐步加大。東北市場購銷兩旺,后市價格有望補漲。目前二等玉米收購價在1200~1330 元/噸左右;

  銷區――漲勢滯后,漲幅偏低,福建,廈門等地二等黃玉米成交價維持在1400~1440元/噸;

  港口――報價小幅上漲,廣東蛇口港二等玉米船板價1440 元/噸上下,大連港二等玉米平倉價1340 元/噸左右。

  圖8.中國玉米市場現貨合約C608日K線(2005/8/1~2006/6/2)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