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正文
 

研究:滬天膠連續縮量漲停 上漲勢頭難以阻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1日 00:22 經易期貨

  橡膠漲勢難以阻擋

  五一長假過后,上海橡膠價格走出了歷史上罕見的飆升行情,單周漲幅都達到了3~4千元/噸,上周五(26日)滬膠繼續縮量漲停,上漲勢頭難以阻擋。

  從基本面上看,今年4月以來的這輪反季節上漲行情首先得益于國內旺盛需求的推動,1季度,全國經濟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這是近些年來所不多見的兩位數增幅。同期工業生產也呈現較快的增長局面,主要橡膠制品產量增速明顯提高,特別是進入3月份后,全國汽車產銷強勁增長,橡膠制品出口大幅增加,使得一度回落的各類橡膠消費需求再次轉旺。據統計,1季度全國輪胎產量(含各種外胎,下同)9497萬條,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在橡膠價格高漲的背景下,這一增幅對需求旺盛來說是相當有說服力的。

  另一方面,天膠供應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天膠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的泰國,印尼和

馬來西亞等國,從全球范圍講,具有集中生產,分散消費的特點。近期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暴雨天氣限制了橡膠的供應,國內去年9月底的那次破壞性巨大的颶風造成的影響延續今年,06年海南橡膠減產預計在10萬噸以上。我國天然膠自給率已降至21%,大量依賴進口使得我國的天膠價格已經完全跟隨橡膠價格波動。天然橡膠集中生產的的特點也就容易造成橡膠生產大國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控制橡膠供應和橡膠價格。泰國3#膠現貨已報2615美元/噸,而泰三大中心市場3#成交稀少,每日在100噸左右,惜售傾向嚴重,而泰國南部一名持槍歹徒打死了一位穆斯林割膠者,人們將不敢外出割膠,南部叛亂不止,加上這樣的天氣,國際膠價在看漲氣氛濃烈的情況下易漲難跌。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大幅飆升的天膠價格對輪胎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已經構成威脅,橡膠生產與消費的矛盾正進一步加劇,橡膠原料已成為制約我國橡膠工業發展的瓶頸,預計大幅上揚的天膠開始逐漸抑制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尤其是在國內,這一情況將比國際上更為明顯,因國內天膠使用的絕對成本較高。國內當前2.7萬元/噸的現貨價折合3400美元/噸,而日本300日圓/公斤的現貨價格僅折合2700美元/噸,

增值稅和關稅較高使國內輪胎企業使用東南亞進口膠的成本遠高于日本和美國的企業。國內用膠行業的發展將首先受到制約,國內橡膠價格將先于國際價格見頂。

  理論上說,漲勢中尋頂是極其危險的,在橡膠供需緊張的的狀況沒有因為價格大幅上漲而出現明顯改變的情況下,橡膠的漲勢將持續下去。技術上看,滬膠經歷5月15日~23日一周多的旗形整理后24日開始突破上漲,上漲空間巨大,主力合約608的保守目標也將達到接近3萬的位置。

  比較膠和銅的漲勢

  對滬膠上漲目標的猜度我們或許可以借鑒銅的牛市上漲全過程。LME銅從2001年4季度“911”過后開始的牛市上漲中,直到今年5月上旬見頂8790美元(或許只是中線見頂),共上漲了6.5倍。國內天然橡膠從2001年底的6800元/噸算起到現在(2.9萬元/噸)已經上漲4.2倍,遠小于銅的漲幅(同步測量的話膠或許應上漲4.4萬元/噸)。

  銅的上漲原因中除了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帶動增量需求增大,基金炒作,國儲銅事件等因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資源枯竭概念的炒作,銅礦品位下降,新礦開發困難,銅精礦開采成本增加,為追求利益最大化,銅生產商在銅價暴漲過程中控制投入成本反而降低供應,導致供不應求的矛盾激化。目前可再生資源的橡膠同樣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天然橡膠雖然屬于可再生資源,但擴大生產的周期較長,一般要5~8年。同時割膠多為手工方式,需要投入較大的勞動力。日前,國際橡膠研究機構IRSG預測,未來5-7年世界范圍內天膠的供應緊張將繼續加劇,2010預計供應短缺將增加至82萬噸,預計2006年供應缺口將達到26萬噸。隨著樹齡老化等原因IRSG預測未來5-7年,天膠樹的種植面積將會減少,而這期間天膠供不應需的局面將會持續加劇。

  下圖是東京膠和LME銅的長線周收盤價的走勢比較:(黃線是東京膠,紅線是LME銅)

   研究:滬天膠連續縮量漲停上漲勢頭難以阻擋

東京膠和LME銅的長線周收盤價的走勢比較圖(來源:經易期貨)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我們看到在趨勢統一的基礎上,銅有一個延伸快速拉升的“尾部”,這可能正是我們希望在膠上看到的。畢竟,和銅不同的是天氣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天膠牛市的發展。

  經易期貨 馮征宇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