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能源研究 > 正文
 

2005年國內外期貨市場原油和燃料油回顧與展望(2)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7日 07:56 良茂期貨

  4、中國因素

  在國際原油市場中,中國因素成為影響原油價格的重要因素。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使中國原油需求量日益擴大,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度逐漸上升。2003 年進口原油在整個原油消費中達36%,2004 年達43%,2005 年估計接近50%,而且從2000 年以來全球原油消費增幅大部分來自于中國的貢獻,從2000 年到2004 年中國對原油需求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值達到37.03%,中國成為需求增量的主要力量,雖然2005 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達到30%以上,因此,2005 年的原油價格漲幅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國需求的影響導致的。

  5、其他因素

  (1)季節性因素

  影響原油價格的季節性因素主要表現在夏季汽油用油高峰和冬季對取暖油的需求。縱觀2000-2005 年原油價格的季節性特征,每年的4 月份開始,市場對美國夏季汽油消費和庫存的問題的關注開始升溫,美國的夏季駕車旅游高峰,對汽油的需求大增,一旦汽油煉制能力缺乏導致汽油庫存沒有得到改善,就導致了汽油價格的走強,并帶動原油價格的上漲,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8 月末9 月初。當夏季駕車旅游高峰結束,汽油消費出現減少,油價呈現季節性下滑走勢,但隨著冬季的臨近,市場開始預期取暖油的需求問題,圍繞著取暖油的供應問題和庫存,油價又對此季節性的因素有所反映,3-4 月份,隨著冬季的結束,取暖油需求逐漸減少,原油價格呈現季節性的回落走勢。

   2005年國內外期貨市場原油和燃料油回顧與展望(2)

2000--2005原油價格的季節性特征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005 年的原油價格走勢,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一季節性特征。5月底6 月初,美國的夏季駕車旅游高峰開始出現,對汽油的需求大幅增加,而汽油煉制能力的缺乏,加上期間颶風對煉油設施的破壞、頻繁的煉廠事故,導致了汽油庫存水平下降,汽油價格持續走強,帶動了原油價格的上漲,這一季節性的狀況一直持續到8 月末9 月初,汽油庫存降低至年內最低點;當夏季駕車旅游高峰結束,汽油消費逐步減少,而冬季取暖油消費旺季還未到來,油價呈現季節性下滑走勢,但2005 年冬季取暖油的消費旺季并未到來,由于美國最大的取暖油消費地區氣溫高于歷年平均水平,導致取暖油的需求并未出現如前幾年的大幅增加,季節性的特征還沒有表現出來。

  (2)煉制能力

  油品的供需狀況決定了油品的價格,進而對原油的價格產生重大影響。油品的煉制能力成為影響油品供應的關鍵因素。2005 年第三季度,颶風對墨西哥灣的襲擊導致煉油廠產能中斷,導致汽油和取暖油庫存大幅下降,汽油價格飆升,原油價格隨之上揚。即使在颶風襲擊以前,由于美國國內對煉廠的投資不足,煉廠瓶頸問題仍然存在,這就導致了即使原油供應不發生短缺,油品的供需矛盾也將對原油價格造成嚴重影響。

  (3)地緣政治、地區不穩定因素

  進入 21 世紀,能源資源匱乏進一步成為國家之間競爭與沖突的重要根源。在所有的能源類別中,石油目前是全球消費比例最高的能源。近10年來,石油消費量占所有能源消費量的比例一直在40%左右。可見,石油在可預見的未來還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由于石油在世界經濟中的決定性地位,目前還沒有哪一種資源能比石油更有可能引起國家之間的沖突。美國作為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在過去的一年中繼續利用能源政策來謀求地緣戰略利益,美國支持管道多樣化。但是,它希望管道網絡避開它不喜歡的國家。出于政治或安全因素,美國拒絕支持價格比較低廉的管道網絡,從而對石油價格造成一定扭曲。另外,美國國內規模較為龐大的石油公司普遍與產油國達成某種開采協議,維持高油價符合這些跨國公司的根本利益,這些石油公司的大股東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游說美國國會推行石油霸權策略,使石油市場產生動蕩。

  另外,一些大的原油消費國,隨著經濟的增長,對能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為實現最基本經濟目標(促進經濟擴張、避免可能的金融危機),就需要獲得穩定能源供應的長期協議。為了達成獲得長期供應的協議,一些國家開價經常遠遠高于市場價格。這種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由供需基本面決定的原油市場價格。2005 年,這一情況依然存在。地區穩定性方面,2005 年,中東地區安全問題繼續成為原油供應的隱患,伊拉克沖突還未平息,對中東地區的恐怖襲擊此起彼伏,伊朗的安全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作為目前OPEC 第二大產油國,伊朗重起鈾轉化活動,這使得伊朗與美國、歐盟本已十分緊張的國際關系更雪上加霜。凡此種種,都對原油市場產生了沖擊。

  (4)基金持倉結構及其變動方向對原油價格的影響

  在整個原油期貨中非商業性基金持倉在總持倉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其倉位的變動方向和原油價格走勢的相關性卻非常強,基金對于原油價格的炒作,往往基于一定的市場因素,比如OPEC 的剩余產能問題、季節性的需求因素、煉廠事故等,它的動向雖不能完全扭轉長期內價格的變動趨勢,但短期內其對價格波動的影響很大,即使油價繼續維持上漲的趨勢,基金借助任何因素在中短期的炒作,也很容易使基金出現獲利回吐行為,導致油價回落調整。

   2005年國內外期貨市場原油和燃料油回顧與展望(2)

非商業性基金持倉與原油現貨價格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005 年年初以來,伴隨著取暖油短缺的基本面因素,非商業性基金大量增持多單,使得在4 月中旬基金的凈多頭寸接近10 萬手,同時油價在基金推動下創下當時60 美元/桶的新高,之后迎來原油的消費淡季,基金乘機大幅度平倉,使凈多頭寸在短短一個月內轉變為凈空,油價相應回落。但接著汽油消費旺季、颶風季節相繼來臨,基金又大幅增持多頭頭寸,油價大幅上揚,一度創下70.8 美元/桶新高價。之后隨著市場對油品需求減少的擔憂,基金平掉大量多頭頭寸,又使凈多頭寸轉變為凈空,油價相應回落。

  結論:2005 年油價在2004 年大幅上漲后繼續創出新高,其主要原因仍歸于市場對原油市場供需基本面的預期。2005 年世界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的現實導致市場對未來幾年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預期,這給原油需求的增長預期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同時,原油供應卻跟不上原油需求快速增長的勢頭,這種預期差異使本已脆弱的供需平衡繼續惡化了。在這種背景下,油品生產的瓶頸、季節性的供需關系、地緣政治的因素更加劇了原油市場供需不平衡的預期,對原油價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原油價格在8 月末9 月初開始出現的調整可以歸結為兩個因素。一是市場預期高油價可能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高漲的油價對需求的抑制作用,并且其引發的通貨膨脹預期使各國加快加息的步伐,從而導致生產投資的萎縮,降低世界GDP 的增長率;二是美國東北部取暖油地區天氣溫暖,氣溫高于歷年平均水準降低了對取暖油的消費。汽油和取暖油兩大油品的消費都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使原油庫存的短期因素凸現出來,原油庫存的增加導致了油價的回落。

  (二)影響2005 年燃料油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

  1、原油價格走勢

  原油價格走勢構成燃料油價格走勢的技術性影響因素,從2005 年全年來看,盡管燃料油價格出現了對原油價格的相對強勢,但根據統計,兩者的相關性仍達到了0.86,除去影響原油市場的季節性因素,兩者的相關關系將更高。

   2005年國內外期貨市場原油和燃料油回顧與展望(2)

原油與燃料油價格走勢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燃料油自身供求關系的特點

  盡管原油價格可以作為燃料油價格的風向標,但在2005 年,燃料油價格強于原油價格,偏離原油價格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不僅影響原油市場的因素通過原油價格間接地影響了燃料油價格,而且燃料油市場自身的供求關系也影響了燃料油價格,并且這種影響是直接的。近兩年來,我國燃料油消費穩步增長,03 年表觀消費量達4309 萬噸,04 年增長了27%,為4956 萬噸, 05 年的消費量估計突破5000 萬噸。主要消費集中于電力、石化、交通運輸以及建材和輕工行業。盡管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所放緩,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沒有改變,對各種原材料需求依然保持旺盛。燃料油作為基礎能源消耗品,其需求在2005 年繼續保持了旺盛勢頭。

  供給方面,近年來,由于我國原油加工輕質化,國產燃油的產量在全國燃油供應中的比例大幅下降,尤其近期華東和華南部分地區汽油供應嚴重不足,兩大集團增產汽油導致燃油的產量進一步縮減。因此,滿足旺盛的消費需求需要大量進口燃料油,依據公布的數據,04 年我國從新加坡、韓國以及俄羅斯進口燃油3054 萬噸,占全國燃油消費的62%。預計05 年我國進口燃油不會低于3000 萬噸,廣東進口仍將維持1000 萬噸以上。而韓國方面由于煉油開工率降低、輕油生產增加導致燃油產量減少,抑制了燃料油出口數量的增加。在新加坡,由于西方煉廠煉制能力的不足,使得西方船貨到港數量減少。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相比于原油市場,燃料油市場的供需基本面更有利于價格的上漲。在05 年9 月初,原油價格在創出新高后隨著颶風襲擊的結束而回落,但燃料油的供應憂慮并未得到緩解,相反,在颶風襲擊墨西哥灣后,新加坡燃料油庫存不足和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繼續主宰了燃料油市場,并導致燃料油期貨價格繼續上漲,并在10 月中旬創出了新高。隨后燃料油價格跟隨原油價格回落,但回落的幅度遠小于原油,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燃料油本身的供求關系。

  三、2006 年原油和燃料油的價格展望

  (一)2006 年原油價格走勢預測

  2005 年以來,高油價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大為減弱,面對油價高漲的沖擊,各國依然保持了穩定的物價走勢。在美國,核心CPI(扣除食物和能源)繼續穩定在2%左右,而歐元區的核心CPI 在過去四年中持續下滑,目前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日本的核心CPI 已經由負轉正,在內需帶動下步入了正常的軌道。在物價保持穩定的情形下,亞洲和美國經濟將繼續在現有的基礎上保持擴張勢頭,并將這一影響帶向歐洲地區。根據OECD 經濟展望報告的預測,OECD 國家經濟增長率將在2006-2007 年繼續保持平穩。世界經濟的平穩增長將導致2006 年原油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據OPEC估計,2006 年原油日需求在2005 年增加118 萬桶的基礎上將繼續增加179萬桶,使得2006 的平均日需求量達到8490 萬桶。

   2005年國內外期貨市場原油和燃料油回顧與展望(2)

OECD 國家GDP 增長率預測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