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琦 發自上海
在全球的黃金供應體系中,礦產金總是最核心的,每年穩定在2500噸左右的規模,大約占全球黃金總需求量的80%。以往,黃金價格在每盎司250美元時,世界上不少礦業巨頭都有不同程度的虧損,為避免未來的下跌風險,產金企業采取提前銷售等形式對沖掉金價不斷走低的風險。然而,在國際金價突破600美元大關之時,礦業巨頭們除了為巨額利潤而欣喜
之外,考慮更多的是擴建礦山增加產能。
普拉塞爾·多姆(PlacerDome)中國有限公司朱奉三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以往價格在每盎司300美元以下時,企業生存的壓力跟企業的開采成本和環境成正比,如今回升的價格讓企業可以從容地考慮開采更多中低品位的礦山。
朱奉三進一步稱,以前價格低迷時,企業只能開采品位高于4克/噸、大約在5克/噸的礦山,現在如果是露天開采而不是地下開采的話,這個品位可以放得更低了。
國際金價在近幾年走高刺激了國際礦產金企業擴建礦山的積極性,而一般這一過程需要2年。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供需報告顯示,在今后較長的時間范圍內,黃金都將供不應求,主要是因為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巨大購買潛力。短期內要想增加大量的黃金供給從礦山這個渠道來看,并不太可能,況且南非的開采成本隨著地下開采深度的加深而越發高昂,這導致了世界黃金產量的逐年遞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