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俊 發自上海
受投資者觀望心態影響,昨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一號大豆(下稱“大豆”)、豆粕期貨合約成交量創出了2006年以來的新低。大豆合約持倉總量達30.85萬手,但僅成交了4.72萬手;豆粕合約持倉量32.38萬手,成交量僅為18.25萬手。
從大商所收盤后公布的成交情況來看,參與大豆期貨交易的席位中,成交量排名第一的為國際期貨,成交僅3846手。而成交量超過1000手的席位只有7家,除了國際期貨和國元安泰期貨這兩家席位的成交在3000手之上外,其余5個席位的成交都沒有超過1500手。有趣的是,成交僅760手的期貨公司已經是成交排行的第十名了。截至昨日,大豆合約的成交量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位于10萬手之下,本周二,合約共成交6.34萬手。
豆粕合約的成交量雖然遠高于大豆合約,但是今年以來,成交低于20萬手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上次的低點是在1月26日,成交為21.67萬手。
兩個品種成交量創下新年最低的同時,主力0605合約成交量在昨日也創下了新低。大豆0605合約成交1.02萬手,而持倉量高達14.43萬手;豆粕0605合約成交3.47萬手,持倉量為19.41萬手。
“現在,大豆、豆粕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參與熱情不高,同時很多席位上的持倉在向遠期移倉,從而造成了成交不活躍、主力合約成交大幅萎縮的局面。”新華期貨信息部分析師陳里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而目前的基本面導致大豆、豆粕市場價格難以有所表現,是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大豆市場利空因素仍然較多,另一方面對于資金介入以及南美不利天氣的預期仍然存在。而在國內市場無法打破這種僵局的時候,國外市場也難以做出方向上的引導。“近期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價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向上,則受到來自南美新季大豆豐產豐收上市、美國大豆結轉庫存量提高、歐洲繼續出現禽流感疫情等利空因素的打壓;向下,則又受到來自基金買盤的護底以及南美大豆產區天氣不確定的支撐。”浙江天馬期貨研究部經理是俊峰指出。
有市場人士指出,這種上下兩難的局面已經導致國內大豆、豆粕市場的成交量急劇萎縮。在持倉量沒有同步減少的情況下,期價有望在短期內做出方向性選擇。“當然,這種突破不是形成一種長期趨勢,更多的將形成區間震蕩的格局。畢竟現在期價處于歷史低位,長期下行的可能性不大;而要從此突破向上,受利空基本面的影響也很難辦到。”成都一期貨公司分析人士指出。
春節后三天,大豆、豆粕各合約期價隨同國內期貨市場其他品種經歷了大漲大跌的過程,之后的一個星期內,基本維持在一個水平波動,而且波動幅度也不斷縮小。昨日,大豆0605合約最大波幅僅10元,豆粕0605合約波幅僅1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