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新手入市 > 正文
 

期市高手訪談:要學會放棄 要學會休息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11:20 證券時報

  本報記者 秦利

  期貨市場不缺少投資高手。這些高手隱藏在各家期貨公司為他們提供的豪華的交易房間里,捕捉稍迅即逝的機會,在行情的紅綠轉換中感受人生的跌宕起伏。這些高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學到什么呢?

  在神華期貨舉行的一次期貨沙龍上,記者遇到了陳康和金旭。他們各自的期貨工作室活躍在深圳的各家期貨公司。陳康的輝煌戰績是將3萬元的資金增值到147萬,盈利超過了4500%,而管理資金規模更大的金旭為記者提供的交割單顯示,2005年做銅獲利超過了300%。

  60年代出生的金旭最初為

資本市場熟悉是因為其策劃的一本書《江恩測市大揭密》, 2001年初該書正式出版,江恩理論風靡一時,成為期貨市場的經典書籍。金旭認為,不管是
證券
市場還是期貨市場都不缺少機會,只要堅持價值發現的原則就會找到這些機會,他的操作以穩健為主,不明朗趨勢不做,堅持多看少動。

  同樣超過40歲的陳康經歷也很豐富。這位經濟學碩士具有工農商學兵五大行業的豐富經驗,曾擔任過某集團的證券部經理。陳康說,做期貨首先要戰勝人性的弱點,不要存僥幸心理,也不要礙于面子。

  這兩位高手目前最大的希望是,國內的期貨市場能夠加大開放力度,放開基金的管理。“目前以工作室存在的小型基金越來越多,這些基金的生存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和正規渠道培養出來的人才相比,這些高手只能是屬于草根階層,但也許正是這些經過市場檢驗的人士,才會最終在大浪淘沙的期貨市場上存活下去。”一期貨公司的負責人說。

  崇尚個人決策

  記者:工作室是否推崇團隊合作?

  金旭:在某種程度上,只要堅持價值投資的話,不管在任何市場上,成功的機率都比較高。很多專業機構也堅持價值投資,他們也能及時發現危機,但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勇敢地回避危機。

  陳康:期貨市場有時候更多地是一個人的決策,我能把每個品種當作博士論文來做,我們的操作思路讓別人跟進是很困難的事情。比如一次在期銅的操作上,我臨時有事情交給了我的弟弟做,雖然說了我的想法,但做下來的結果卻和我的意愿相反。

  金旭:市場上肯定有超越我的人,但和這樣的人合作溝通成本會很高,因此我請人更青睞對市場并不熟悉的人。目前我最需要的一個幫手是能幫我進行風險控制的人,這個人能夠做到不受我的思維影響。

  記者:市場一直比較推崇一些投資大師的作法?兩位是否也會學習其經典理論?

  金旭:我認為期貨投資權威是個人本身,投資大師的理論可以學習,但不能盲目崇拜。巴菲特的理論其實質就是穩健,另外由于每個人的投資都有特定的環境,因此不能用一個人的失敗例子去和另外一個人的成功對比。

  陳康:學習經典要形成自己的東西,但不能背上太多大山,形成條條框框。失敗了我會總結出自己的東西,我自己的失敗案例不可能重復發生。

  時刻保持轉身狀態

  記者:很多成功人士都曾經經過了痛苦的失敗,在期貨投資中兩位是否也有同樣的經歷?如何看這種失敗?

  金旭:我虧損最慘重的一次是損失了20%,當時的我的判斷是銅價會下跌2000點,但銅價下跌的幅度遠超過我的想象達到了4000點,雖然馬上止損,但虧損仍然達到了20%。

  通過這次失敗我總結出,要學會放棄機會,時刻保持轉身狀態,要學會休息。因為這個市場時時刻刻充滿機會。

  陳康:如果理由充分的話,我會滿倉殺進去,看準機會快進快出;如果成功的話我會抽出部分資金,享受盈利的成果。只有這樣即使在我下次失敗的時候,我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這樣就可以保持生存下去。

  金旭:狙擊英鎊一役使

索羅斯成名,但敗走香港絲毫沒有使其名聲受損,看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要看長遠,對有的人來說失敗也許只是一段插曲。做期貨我一直把風險放在第一位,只要我做對的幾率大于做錯的幾率,我就會取得成功。

  陳康:對于我們這些白手起家的人來說,跌了很多次跟頭以后,積累了很多經驗教訓,即使市場今天將我消滅掉了,但明天我仍然會東山再起。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