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運用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方法分析行情,指導操作,作出投資決策。
基本分析是收集各種影響該期貨品種的供給與需求因素,根據因果關系的推理,從而形成對價格的預期。它被認為是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就大豆期貨而言,具有前瞻性與預測性并受市場廣泛關注從而對大豆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反映基本面狀況的報告之一,
是美國農業部(USDA)每月公布的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WASDE)。除了這一重要因素之外,還有其它許多基本面因素影響大豆價格,如政府政策、經濟狀況、天氣狀況等。
技術分析,根據約翰·墨菲的定義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技術分析的三種基本假定或前提條件是: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3、歷史會重演。其中第1點是技術分析的基礎,其含義是在商品期貨市場上,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包括基本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其它因素都反映在價格之中,即所謂的“有效市場”。第2、第3點是保證技術分析的可操作性。技術分析的核心是把握趨勢。當一種技術指標為市場所認同并遵循時,該指標與市場之間產生正反饋效應。技術指標影響交易行為,交易行為驗證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主要分為趨勢分析指標與擺動指數等,我們逐一對此進行定量檢驗。由于大豆不同月份的合約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一般情況下,近月合約上漲,后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上漲;近月合約下跌,后續月份合約也相應下跌,總提價格走勢基本相同。因此,為便于分析,我們在此只選擇成交量與持倉量較大的九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從市場年度來看,9月是北半球大豆市場年度的第一個月份,我國與美國為當年9月到次年8月。從作物年度看,對于我國與美國來說,每年9月,當年的大豆已進入成熟期,產量基本確定,9月合約的價格對于該市場年度的大豆價格較為關鍵。因此我們在此選擇9月合約作為分析對象。分析的區間選定為2003年1月2日至2004年12月31日。其中2003年1月至2003年9月15日為大連大豆03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3年9月16日至2004年9月14日為大連大豆04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2004年9月15日至2004年12月31日為大連大豆0509合約的日交易價格。即當年九月合約到期后立即選擇下年九月合約。
一、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
趨勢分析指標主要有:1、移動平均線(MA);2、停損指標(SAR);3、布林通道(BOLL);4、瀑布線(PUBU);等等。由于第1、第2種趨勢分析指標較為常用,并且容易量化,這里將主要對這兩個趨勢分析指標的有效性進行定量檢驗。
1、單一移動平均線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較為關注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5日、10日、20日均線,而中期移動平均線中50日均線、60日均線關注者較多,長期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受重視的程度不如前兩種高,但對于把握大豆價格的基本方向也具有重要意義。只有一種技術指標受市場的關注程度越高,對于市場的影響也相應越大。我們在此選擇10日均線、60日均線及120日均線的有效性作具體分析。由于國內普遍關注的均線系統是簡單移動平均線,所以,我們選定簡單移動平均作分析。此外,為了便于分析,我們只對收盤價格作為分析對象,并且每次交易的倉量設為1手。
交易原則:當日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則買入合約,并持有,直至價格由上向下突破均線時平倉,并反手做空,空單直至價格由下向上突破均線時平倉,并反手做多,持有。如此反復。
按照上述原則,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我們考察期間內,60日均線的盈利情況最佳。可以認為,按照中期移動平均線進行操作,雖然出現錯誤指標的概率較大,但因其把握大豆期貨價格大趨勢(單邊市)較佳,在出現大方向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好的盈利,同時在控制連續虧損總額上,也有較好表現。短期均線由于易受價格波動影響,即使在單邊市中,也很容易出現假突破的概率較大,從而可能遭受較大損失。短期平均在控制虧損上表現最差,并且由于操作上頻繁進出,實際交易中手續費支出最大。另一方面,長期均線雖然出現假突破的概率最小,但由于對價格的反應最弱,因而會失去一些較好的盈利機會,特別是中期價格趨勢。
美林公司研究部門在20世紀70年代曾對移動平均線在期貨交易中的盈利情況作過較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大豆期貨而言,最佳的單一移動平均線為55天(請參閱:約翰·墨菲,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第231-233頁),也為中期移動平均線。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