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合保險保值策略優劣的探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7日 22:33 鄭州商品交易所 | ||||||||
作為一種技術性的套期保值策略,組合保險(Portfolio insurance)曾經在華爾街大行其道,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保值手段。1987年股災發生后,這種策略受到了致命性打擊,并同各種程序化交易一起,被市場斥責為導致股市崩潰的幫兇。經歷過成敗榮辱,組合保險策略并沒有被市場所拋棄,仍然被機構投資者所廣泛運用。同時,投資界對于組合保險有了更多的認識。
什么是組合保險策略 在股票、期貨及期權交易中,如果投資者擁有標的多頭(空頭)部位,則可以買入保護性賣權(買權),這樣就可以鎖定價格下跌(上漲)的風險,同時還可以保持價格上漲(下跌)所帶來盈利的能力。根據期權部位合成原理,這等于買入了一個買權(賣權)。 在實際交易中,可能因為期限上不匹配,或者沒有完全對應的標的期權可供買賣,或者流動性無法滿足需要,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場上的期權價格過高,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一般會通過組合保險的套期策略來復制一個期權。通過這種復制,即使市場上沒有所需要的標的期權交易,也可以構造出來并通過期權定價模型來確定期權價格對單一標的或資產組合價值的敏感程度,據此操作可以達到同樣的保值效果。 組合保險策略的基礎是資產組合理論。利用組合保險進行套期保值的過程就是根據風險資產的價格變化,動態地調整風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的過程。對于持有風險資產的投資者來說,當風險資產價格上漲,投資者將會持續買進,把更多的資產投資于風險資產;反之,當風險資產價格下跌,投資者則會賣出一部分風險資產,將更多的資產投資于無風險資產。策略的關健是確定資產組合中風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之間的配置比例,而Delta則給我們提供了這種量化的工具。 對于期權交易者來說,Delta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它是指期權價格變動與標的價格變動之比。用于測算標的價格變化一個單位,所引起期權價格的變動程度。例如,以某資產為標的賣權Delta值為-0.6.。則意味著標的價格上漲(下跌)1元,期權價格將下跌(上漲)0.6元。對于組合保險策略來說,投資者會按照賣權Delta值去出售60%的標的資產,并購進相應數量的無風險資產,這樣資產組合的Delta值將為0.4,與合成的買權相同(同一執行價格的買權、賣權的Delta值的絕對值之和等于1)。如果Delta值發生變化,則需要不斷進行買賣,定期對資產組合的部位數量進行調整,使調整后總體Delta值始終與合成買權的Delta值相等,就可以達到買入一個賣權同樣的效果。這就是組合保險策略的原理。由于隨著標的市場價格的改變,部位的Delta值也不斷地更新,因此,該策略也被稱為Delta動態套期保值。這種復制技術在Black-scholes的期權定價理論中已經得到了應用。通過股票與無風險資產之間的配置,構造出一個與買權具有同樣損益結構的組合。如果兩個不同投資組合的價值總是相等的,則初始成本也相等,從而建立了著名的微分方程。對于投資者來說,通過現成的期權定價軟件,輸入標的市場價格、執行價格、到期時間、利率及估計的波動率,即可以計算出期權的理論價值及Delta等風險參數。 策略運用舉例 為進一步說明組合保險,下面以國內的強麥(資訊 論壇)期貨為例,分析在沒有相應期權合約可供交易的情況下,如何操作,以達到買入期權的效果? 復制對象:買入期貨+買入賣權=買入買權 數據期間:2004年3月12日至4月30日 參數說明:3月12日,以2100元/噸買入強麥期貨100手,期權執行價格為2100元/噸,價格波動率為20%,到期日為4月30日,期貨價格選取此間每周五收盤價,利率為一年期定期存款銀行利率1.98%。 組合保險模擬操作情況表 時間 期貨價格 買權Delta 所需調整 平倉損益 持倉數量 持倉均價 3.12 2100 — — — 100 2100 3.12 2132 0.61 賣出49手 15680 61 2100 3.19 2178 0.73 買入12手 — 73 2113 3.26 2153 0.68 賣出5手 2000 68 2113 4.02 2224 0.86 買入18手 — 86 2136 4.09 2203 0.85 賣出1手 670 85 2136 4.16 2173 0.82 賣出3手 1110 82 2136 4.23 1984 0.02 賣出80手 -121600 2 2136 4.30 1945 0 賣出2手 -3820 0 236 注:持倉均價為各次買入后的加權移動平均價,用于計算每次賣出平倉時的盈虧。 如上表,投資者最初持有100手強麥期貨,當天買權的Delta值為0.61,由于100手期貨的Delta值為1*100=100,所以需要平倉賣出49手期貨。在期權到期日前,如果Delta值上升就按增加部份買入,如3月19日,單位買權的Delta值上漲了0.12,所以買入12手期貨;Delta值下降,就按減少部分賣出,如3月26日,單位買權的Delta值下降了0.05,所以賣出5手期貨。依次進行調整。該例中,由于在買入期貨后,期貨價格進入頭部區域,期權到期時,期貨價格已跌至1945元/噸。合成買權成為虛值期權,所以Delta值趨于0。根據Delta值的變化,投資者正好最終全部平倉。在計算平倉收益后,我們發現全部的平倉虧損為105960元。如果投資者持有100手期貨至4月30日,則投資者的虧損為155000元。通過組合保險策略,投資者減少虧損約32%。使用該策略的好處還在于,如果期貨價格持續下跌到更低價位,投資者已經全部平倉離場了。這是其最大的虧損。投資者虧損的是什么呢?把本例中的參數代入期權定價公式,計算結果可以表明,這近似等于你應該買入100手于4月30日到期的小麥(資訊 論壇)賣權的權利金,更準確的計算還應該考慮加上無風險資產的收益。 組合保險策略損益圖 在本例中,期貨價格由2100跌至1945,如果期貨價格上漲,組合策略的結果又如何呢?在到期日,市場價格高于2100,買權處于實值狀態,Delta值趨近于1。將引導投資者最終持有100手期貨合約,充分享受期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好處。這就是組合保險策略的魅力:在價格上漲時,它會要求你不斷地買入,在價格下跌時,則會要求你賣出;這也是組合保險備受指責的原因:火上澆油——加速市場價格的上漲和下跌。 爭議與實證 理論上的組合保險策略十分準確而完美。但在現實世界中,卻面臨著一些復雜性問題。在美國1987年的股票市場暴跌中,組合保險策略就受到了市場的討伐。一方面,因為投資者對Delta的動態追逐及對部位的調整,在市場下跌時,引發了更多的賣出,在股市崩潰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壞作用;另一方面,在投資者最需要的時候,“保險”卻失效了,策略使用者受到損失重創,被華爾街日報稱為“從背后向投資者開槍”。 支持者的解釋:Delta套期保值并不是導致市場下跌時出售浪潮的主要根源,導致市場崩潰的真正原因源于投機商通過貸款大量購買股票后的止損拋售行為。同時也承認,在某些時候,組合保險確實會加劇市場的下滑。 實證結果表明:市場出現暴漲暴跌時,投資者基于歷史情況而對價格波動率的估計將會出現較大的偏差,通過模型計算的期權Delta值要么過高或過低。投資者進行的是不準確的套期保值,所以遭受了額外損失。另一方面,市場波動異常時,發生向上或向下的跳空缺口時,投資者無法即時達成買賣。這時候,復制期權就不如直接買入合適的期權。 一些研究者則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期權定價模型。實證結果表明,市場實際情況違備了B-S模型的前提假設時,如資產價格呈對數正態分布、價格波動率為常數等,亦會導致保值效果出現偏差。 1987年股災之后,多數觀察家認為組合保險策略將從此一蹶不振。但事實證明,組合保險策略在華爾街仍然富有生命力,動態套期保值仍然被機構投資者廣泛地應用以避免潛在的損失。對于有興趣嘗試該策略的國內投資者來說,一個有用的提醒是:在市場波動強烈時,它會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