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牌效應初顯 期貨公司殼資源價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17:14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宋海蛟 “如此低迷的市況,期貨公司入不敷出,連資質較好的‘殼’也賣不出好價錢。”一年前某期貨公司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一聲嘆息”猶在耳畔,但時至今日,建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首推股指期貨產品等事項的敲定,期貨公司的殼資源價格已是水漲船高,券商入股及收購的進程已現提速跡象。
被格林期貨董事長王栓紅稱為具有“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金融期貨,的的確確是一塊誘人的蛋糕。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的交易量占據市場總交易量的九成以上。平安期貨總經理譚勁估算,期貨公司開展金融期貨業務的年手續費收入可達800萬元,僅此一項,長期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期貨公司便有望轉危為安。 獲益的將不只是期貨公司,券商等金融機構均有望通過股指期貨等金融期貨產品分得一杯羹。期貨專家胡俞越認為,股指期貨作為一種有效的避險工具和具有杠桿效率的投機工具,其推出將對券商自營、資產管理和經紀等業務產生全方位的影響。券商的產品設計增加了空間,同時資產管理業務也有了新的利潤點。股指期貨還可為券商自營的現貨頭寸進行風險對沖,為其衍生產品的發行(比如權證)進行風險對沖,其經紀業務還可以開拓新的客戶資源,從而帶來新的業務收入。 然而,“賺錢”絕非坦途。記者在預約采訪期貨公司和券商高管的過程中發現,近期有關金融期貨的論證會議非常多。頻繁的參會,一方面是各利益主體的博弈,而另一方面說明參與主體存在著的一些缺陷制約著談判的“話語權”。 對于期貨公司而言,規模過小、資本金不足成為其參與期貨交易的最大障礙。期貨公司經過努力,注冊資本金門檻有所松動。根據“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四類結算會員標準”的要求,個別結算會員和全面結算會員的注冊資本金分別降為5000萬元和8000萬元。盡管如此,對于目前國內注冊資本金達到1億元的期貨公司只有6家的現狀,大多數期貨公司仍難以逾越8000萬元的“高門檻”,期貨公司急需增資擴股來達標。 對于券商而言,由于期貨公司具有專業性和風險防范能力的優勢,金融期貨的交易主體已基本鎖定為期貨公司。因此,若想不放棄瓜分“蛋糕”的權利,券商須另辟蹊徑。目前看來,較為可行的方式有三種:自設期貨公司、擔任期貨公司的介紹經紀商(IB),還有收購或參股期貨公司。 招商證券是尋求自設期貨公司途徑的券商之一。但由于目前期貨公司已達180家以上,牌照發放數量已經可以滿足金融期貨的要求,所以管理層并不急于對“自設”放行。加之時間成本和獲批的不確定性,自設應不會成為券商參與金融期貨的主流途徑。至于IB,有消息稱,券商及分支機構只能接受一家期貨公司的委托,具有相應風險控制能力和經營條件的期貨公司可以委托多家證券公司,因此券商將處于不利位置。同時IB僅是一種券商與期貨公司的業務合作關系,持續性并不穩定。所以IB同樣難成氣候。 可見,券商參與金融期貨,目前看來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收購及參股方式了,這也是監管層較為認可的形式。目前如火如荼展開的期貨“殼”資源收購戰不斷升級也正源于此。去年10月,海通證券便完成了對黃海期貨的收購。目前,申銀萬國、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等“巨頭”均有意收購期貨公司。市場還傳出宏源證券、東方證券和光大證券也正與幾家期貨公司協商合作事宜。據了解,談判的焦點多集中在絕對控股權的問題上。 業內人士稱,股指期貨等金融期貨的即將推出,對期貨公司和券商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通過股權合作或并購等途徑,期貨公司和券商有望達到雙贏的局面,這也符合金融行業混業經營的歷史潮流。畢竟,金融期貨是一次難得歷史機遇,把握住,一批新興的大型金融機構將脫穎而出。一旦錯過,“無情”的市場很難再給予尚處于“困局”中的期貨公司和券商一次重來的機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