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原材料暴漲是中國經濟最大內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6日 11:28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證券時報記者 王瑞霞 “中國經濟最大的內傷”、“輸入型金融危機”、“財富黑洞”……提及大宗原材料暴漲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常清甩出一連串令人為之一震的詞語。 “預計中國經濟在2008年將有一次大的調整,而大宗原材料暴漲是中國經濟中長期
上述研究課題分析認為,當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發生大幅度上升時,會通過我國初級產品的進口直接帶動我國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但是由于產業結構落后,制造業產品無法形成壟斷性的競爭優勢,因而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無法通過下游產品價格上漲來轉移價格風險;由此導致制造業企業利潤下降,經營狀況惡化。在主要以出口和投資拉動型的經濟背景下,這將同時影響出口和投資的增長。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將在我國催生輸入型金融危機。”常清進一步分析說,我國是加工工業大國,加工工業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但隨著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的飛漲,中國加工工業成本會越來越高,長此以往,加工工業將喪失競爭力,這最終會影響到加工工業的出口,從而影響到加工工業的效益。目前,加工工業自有資金很少,資金來源大多是銀行貸款,如果加工工業利潤下降,不良資產將全部轉移給銀行,變成呆壞賬,從而引發金融危機,而罪魁禍首恰恰是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的上揚。從2005年上市公司年報來看,加工工業上市公司利潤已在不斷下降。由此可見,每一次國際原材料的上漲,都會造成國內財富的流失,對中國經濟造成中長期的傷害。 常清指出,財富的流失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從數據來看,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已達到8500多億,但如果考慮到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按當期購買力來計算,我們的外匯實際購買力卻在降低。拿原油價格來說,1999年時是12美元一噸,而現在是75美元,翻了6倍多,但我們的外匯儲備1999年時是1500多億美元,目前只增長了5倍多,這說明外匯增長的速度趕不上原油價格的上漲。 面對原材料暴漲這一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我國該采取什么樣對策?常清表示,他正在研究建立相關資源安全體系的重大課題。他認為,目前世界上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價格調節需求的經濟學原理有時會失靈,當務之急是應盡快更新觀念,以適應國際價格決定新形勢的變化。資源安全體系的建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從國家儲備來說,就是要用適合市場經濟運行的機制來建立資源安全部門,要實行企業化的運作,要采用迂回的方式獲取資源,在這方面民間資本有更大的優勢;從建立價格安全體系來說,就是要增強定價的話語權。目前定價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一年一度的談判,比如鐵礦石,這需要強化行業自律來提升談判的分量。二是期市定價,目前我國在國際期市上參與定價實屬客場做戰,由于沒有對稱的市場信息,沒有地緣優勢,屢屢失利。對策是應該盡快建立國內期市定價中心,防止價格信號失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