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正文
 

股指期貨姓股姓期 券商IB制度將成突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1日 00:13 北京現代商報

  股指期貨姓“股”姓“期”,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答案,有消息稱,證監會召集國內8家期貨公司高管就股指期貨征求了意見。其方案為期貨公司嫁接券商,實行券商IB制度,這個方案尚待期貨公司與證券公司表示意見。按照國際慣例,股指期貨要么由期貨交易所經營,要么由證券交易所負責,兩家合作,尚屬首創。

  期貨公司對于這樣的安排相當滿意,經易期貨的高級分析師康冰介紹說:“每家期貨
公司的客戶數量都很有限,有的小公司只有幾十個客戶,大公司也很少有超過1000個客戶的,如果期貨公司獨立運作股指期貨,7000萬股民的開戶就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交易大廳的容量短期內也不能解決,期貨公司一般不能提供電話自助委托和電話自助查詢行情,而這些都是股票交易者經常使用的。”

  期貨公司在無法容納大量交易者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券商IB制度分享股指期貨的收益,這可以說是管理層對期貨公司莫大的關照。康冰表示:“期貨公司能夠得到券商這樣的大IB,是期貨公司夢寐以求的。按照管理層的政策,券商不能成為股指期貨的會員單位,只能跟期貨公司合作,成為期貨公司的IB,這樣期貨公司就能夠得到一塊非常穩定的傭金收入,期貨行業的景氣度將出現提升。”

  雖然期貨行業將整體受益,那么是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夠賺到錢呢?康冰表示,管理層的政策還沒有明確規定是否所有的期貨公司都能夠參與股指期貨的交易,部分質地不佳的期貨公司有可能不能得到股指期貨的會員資格,這將加速期貨行業的淘汰和整合。

  期貨行業將面臨怎樣的整合呢?相比

證券行業,不管是客戶數量還是從業人員規模,期貨行業都是小弟弟,期貨公司的股本水平也遠不如證券公司,而本次管理層推行的券商IB制度同時也提出了證券公司控股期貨公司的方案。由此,期貨行業和證券行業有可能出現優勢互補、融合為一的趨勢,一位期貨業內人士表示,經營困難的小期貨公司將有可能成為券商控股的對象。

  管理層早已為股指期貨的推出排定了時間表,首先成立了上海金融交易所,跟著將登陸股指期貨,其后推出證券公司與期貨公司合作的方案。

  按照方案,期貨公司有資格成為金融交易所的會員,券商不能成為金融交易所的會員,只能成為期貨公司的IB(Introducing Broker),業內稱其為券商IB制度。

  對此,農業銀行一位人士表示,金融業混業經營是國際趨勢,期貨公司由于長期進行保證金交易,具有豐富的風險控制經驗。證券公司擁有大量證券分析人才,面對海量投資者服務的經驗豐富,他們的合作將會讓股指期貨很有看頭。

   證券公司普遍認為,股指期貨以

股票指數為標的,投資者又以現有股民為主體,股指期貨應該在證券交易所掛牌,這樣即方便股民交易,又能夠提高效率。本次券商IB制度出臺,業內人士對此看法不一。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孫鵬認為,按照管理層的方案,股指期貨由期貨公司經營,將有大批資金轉戰股指期貨。如果按照韓國股市股指期貨和股票成交量4∶1的比例計算,股票成交量必將受到影響,證券公司的業務也面臨嚴峻考驗,券商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也有人認為這對券商是一個機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客戶之間都是相通的,雖然有股票投資者的資金會流入股指期貨,但也會有期貨資金通過金融交易所逐步流入證券市場。另外,由于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股票交易的活躍程度也會出現提高,尤其是在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也會通過進行套期保值操作,股指期貨的推出將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活躍因素,股市的成交量并不會因此而減少。”

  按照管理層的方案,券商不能成為金融交易所的會員,只能作為期貨公司的二級代理進入市場。業內人士介紹說:“雖然股指期貨的傭金收入要分一部分給期貨公司,但是投資者的資金仍然歸券商管理,對于券商業務的影響相對有限。而由于股指期貨具有做空功能,按照期貨行業的經驗,股指期貨的多空雙方將會大量交易股票以影響期貨價格,從而給證券市場帶來更多的交易量,這些都可以彌補資金流失帶來的交易量下降。不過,按照臺灣和韓國的經驗,推出股指期貨后,股票的交易量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名詞解釋:IB制度

  IB制度是指券商擔任期貨公司的介紹經紀人或期貨交易輔助人,期貨交易輔助業務包括招攬客戶、代理期貨商接受客戶開戶,接受客戶的委托單并交付期貨商執行等。

  商報記者 周科競/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