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平稱成熟衍生品兩三年內都會推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05:43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 郭鳳琳 北京報道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張光平昨日表示,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成立后,經過2-3年的時間,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國債期貨、國債期權等一些國際上成熟的金融衍生品種都會推出來。他還認為,境內人民幣遠期市場已成為境外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市場的影子市場,而且這一局面將持續相當長時間。
在2006首屆中國金融衍生品發展論壇上,張光平說,已經明確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由證監會籌辦。至于什么時候推出、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哪個先推,他并不清楚。 長期從事人民幣衍生品研究的張光平還稱,目前境內人民幣遠期市場規模非常小,經過9年的試點發展,目前市場交易規模仍不到貿易總額的2%;與此同時,全球外匯遠期交易量已經占到全球貿易額的200%以上。在境內人民幣遠期市場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大量的產品在離岸市場進行,其中最主要的是NDF市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之后,由于境外機構可以兩個市場都參與,目前境內遠期市場和境外NDF市場走勢已基本一致,本幣市場成為境外NDF市場的影子市場。而且,這一局面將延續相當長時間,直到國內遠期市場有飛速發展,但這需要取消“真實貿易需求”原則,即企業在和銀行進行遠期結匯時不再需要真實的貿易憑據。 境外NDF市場能否完全真實反映人民幣升值壓力?張光平認為,目前境外NDF市場主要受政治因素影響,如G7會議、國家領導人、央行行長、財政部長講話等。說明這個市場依然是投機為主,而且,從影響NDF市場的價格走勢因素看,外匯儲備、美國的貿易赤字等是主要因素,中國的進出口數據、美國的財政赤字和利率等因素反而影響不大。他認為,隨著匯率機制不斷完善,反映經濟基本面的基礎信息作用會越來越大,而投機性、政治性因素作用會削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