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國際游資時代面臨終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6日 09:33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 王超 大幅度下挫—反彈—再調整,當前國際期貨市場上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如同初春的娃娃臉天氣,有些變幻無常。 2月初美聯儲新任主席伯南克走馬上任之際,能源、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大宗商品的
令人奇怪的是,這種情況是在基本面變化不大的背景下發生的。破解這一謎團的金鑰匙仍然是貨幣的變動和反應。 實際上,大多數專家也表示,2000年以來的低利率政策促使“貨幣泡沫”越來越大,國際資本“四處找家”,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涌入了商品期貨市場,這是造就本輪超級大牛市的主要原因。例如,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帶來美元發行的泛濫;日本為經濟復蘇而采取的數量性貨幣政策也導致貨幣供應成倍增長,可以說,全球資本進入了空前富裕的時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目前國際游資的規模大約在7萬億美元左右。這些巨額資本為了實現最佳的資源配置,必然要到處尋求投資的場所。 與此同時,全球性的低利率政策使得通貨膨脹的危險與日俱增。為了對沖這種價格風險,投資者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期貨市場上買入相應的商品,因為期貨市場并非完全的虛擬經濟,它要受到實物交割的制約,它跨越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并且更多地反映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也導致了部分國際游資流向能源、原材料商品期貨市場。 然而,對以基金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國際游資來說,目前全球的低利率時代已接近尾聲。繼不久前美聯儲及歐洲央行升息后,上周四日本央行也結束了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預計,隨著全球范圍內的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施行,最終將抑制國際資本的流動性,降低泡沫,使得國際資本這座“移動的金山”變成了“移動的冰山”,并最終將慢慢熔化掉。 過去幾年來,日元隔夜拆借利率一直維持在0.001%—0.002%的水平,目前則接近0.1%,乍一看,這是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對投資者而言,代表的卻是資金使用成本提高了100倍。 其實,從基本面來看,基礎原材料等商品的高價格是一把雙刃劍,在傷害下游消費企業的同時,也傷及了上游生產企業,因為沒有了消費,這些產品還賣給誰呢? 看來,基金在商品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時代該結束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