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期市要聞 > 正文
 

內地期貨公司赴港箭在弦上 數家公司申請待批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4日 07:57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趙彤剛

  內地期貨公司登陸香港即將變為現實,記者昨日從有關方面獲悉,證監會已將數家期貨公司的赴港申請報告提交國務院,只待最終批復。

  據了解,目前內地期貨公司僅有金瑞期貨、中國國際期貨、廣發期貨、格林期貨、浙
江永安、實達期貨等幾家實力較強的公司符合管理層設定的赴港條件。他們中的多家公司申請報告已由證監會提交國務院,因而將可能率先登陸香港。

  合資方式更有優勢

  近期多次赴港調研的金瑞期貨總經理姜昌武昨日向記者表示,內地期貨公司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以合資方式比獨資方式更有優勢。雖然以獨資方式成立分支機構操作便捷,時間周期也較短,但是目前內地期貨公司普遍缺乏國際運作經驗與知識,獨資設立的新公司將面臨業務開發和風險控制的嚴峻考驗。以合資方式可能需要更多時間,這是因為在尋找合適合資方、確定股權比例等方面需要投入較多時間。然而,如果能夠與國外或者香港本地金融機構合資設立公司,新機構在業務、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將大大推動公司在香港乃至國內市場的發展。

  收購現有香港期貨公司也是一種選擇。姜昌武舉例說,在CEPA協議下,內地

證券公司進軍香港市場的第一個案例就是由收購完成的。2005年11月3日,招商證券(香港)成為內地證券商獲官方批準的第一家境外分支機構。招商證券(香港)前身是友聯證券——友聯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被收購后其經紀業務量在香港500多家券商中排名已升至前70位。

  競爭將異常激烈

  據介紹,與內地不同的是,香港監管機構對期貨業務經營權以牌照形式管理。任何公司只要符合發牌條件,均可獲得牌照,且發牌門檻較低。通過申請牌照,內地期貨公司在港機構可進行經紀、投資管理、自營等多項業務,開辟新的盈利模式,從而加速內地公司由單純的商品期貨公司向商品和金融期貨公司全面發展。

  不過,內地期貨公司在港機構將面臨來自國際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在與一些國際知名投資銀行爭奪客戶資源方面,顯然其不具備優勢。內地期貨公司與香港本地期貨經營機構相比,優勢是擁有豐富的內地客戶資源。赴港設分支機構的期貨公司,大都看好內地客戶進行外盤交易的巨大潛力。據估計,2004年內地投資者通過香港在LME的單邊交易量最高超過40萬噸,價值約為100億元人民幣。按10%的交易保證金計算,將有10億保證金存放在香港。然而在現有外匯和期貨監管體制下,這些操作均屬違規。內地期貨公司香港分支機構當前不可能被批準經營這些業務,這也嚴重削弱內地期貨公司在港機構對內地資源的利用能力。

  盡管當前內地客戶資源難以合法利用,但內地公司在港機構仍有一定生存空間和客戶資源。據姜昌武介紹,首先,香港證券公司多數都擁有期貨牌照,但他們更多的是從事金融期貨交易,商品期貨經紀業務并不多見,這為內地公司留下了生存空間;其次,內地企業在港閑散資金數量相當可觀,潛力不容忽視,這可以成為潛在客戶;另外,可以代理目前國家批準的31家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保業務,不過這需要與國際大型期貨代理商展開激烈爭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