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供求關系將現轉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1日 08:29 中國證券報 | |||||||||
全球精銅產量及消費量數據(單位為千噸) 2004年1-7月2005年1-7月 精銅總產量8,9879,420
全球冶煉產能11,18711,702 冶煉產能利用率(%)80.380.5 全球精銅消費量9,7709,655 全球四周消費量1,2821,268 期末精銅庫存(1)970789 期間庫存變動-810-130 精銅過剩/缺口(2)-784-235 本報記者 李中秋 一輪從2003年下半年至今的銅市“瘋牛”行情,讓不少涉銅企業怨聲載道。有著85%涉銅企業參與的期貨市場,已經將中國銅行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而臨近歲末的國儲拋銅風波,實質上則是銅定價話語權爭奪戰的開端。 在與加工企業的接觸中,記者親身感受到了目前高銅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許多加工企業飽受高銅價的煎熬,對目前的百年歷史高價也只能表現出無奈和困惑,一些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對未來企業擴張失去信心,或者根本就沒有計劃,甚至抱著“走一步,看一步”、“能維持目前現狀已經不錯了”的心態。 政策組合拳未盡高銅價源于國際基金對銅市的操縱,為平抑銅價,緩解生產企業經營壓力,國家物資儲備局委托國儲物資調節中心對儲備銅進行數次拍賣。但國儲的幾次拍賣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國際銅價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 對此,一直與發改委接觸頻繁的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常清認為,國儲拋銅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滿足國內銅加工企業的生產需要。只要國內企業還存在需求,國儲拋銅就將繼續進行。具體數量則要看國內企業需求。另外,基金等機構操控了國際銅價,并頻頻“擠倉”國內買家。因此國儲拋銅是反周期調節,讓銅價回歸供求關系。什么時侯以上兩個目的達到了,國儲平抑銅價的措施就將停止。這也是國儲拋銅專家會上的共識。除了通過市場拋售之外,業內人士認為,有關部門可能通過多種組合拳加以輔助。11月出臺的抑制銅冶煉行業盲目投資政策只是第一步,未來銅精礦和廢雜銅進口關稅下調、銅加工企業出口關稅變動、抑制產能都可能成為2006年的新政。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秘書長翟昕透露,明年我國將調低廢雜銅進口關稅,以促進廢舊金屬回收行業的有序發展,維護有色金屬行業的經濟安全。目前,廢雜銅進口已經成為向銅加工工業提供原料的主要來源。降低進口關稅將進一步保障銅的供給。 明年將首現供應過剩2005年銅價又上了新的臺階,但高銅價并沒有馬上換來供給面快速的提升,西方國家包括智利銅產量都出現下降。不過,由于發改委對銅行業進行調控以抑制銅精礦需求、以及智利銅將以零關稅進入中國等因素影響。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銅供應能力增加,2006年銅市可能引來最近三年來首次出現的供應過剩的現象。 據國家商務部網站消息,10月28日,世界上最大銅消費國中國和最大銅生產國智利,就兩國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部分達成一致,預計從明年年中開始,智利銅將以零關稅進入中國。這意味著,國內銅價即使在強勁的需求支持下也面臨著重新定位。這將是中國與拉美國家簽訂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中國目前已是智利第二大貿易伙伴,協定生效后,智利92%的出口產品即可零關稅進入中國,其中包括智利對華出口的主要產品銅。智利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智間貿易額為49.3億美元,僅銅貿易額就占到了其中的一半。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的最新預測顯示,2006年世界銅礦產量預計將增長5.1%,即76萬噸,達到1574萬噸。2006年世界精銅產量預計將增長8.1%,即132萬噸,達到1765萬噸。2006年世界精銅消費量預計增長5.5%,即大約90萬噸,達到1736萬噸,主要消費領域預計將增長。ICSG的預測,2005年世界精銅供需缺口預計將達到12萬噸,但是2006年世界精銅供需將過剩30萬噸。初步預估顯示,溫和過剩將持續至2007年。 銅價將面臨大幅波動業內專家預計,國儲在釋放儲備銅以后,中國可能會從2007年起重建其銅庫存,當時國內的銅預期會出現過剩,中國銅冶煉能力在2007年將會達到370萬噸(超過國內需求)。 雖然目前國際銅價被國際基金所操縱,但已經接近這波超級大牛市一個階段性的頂點。以往的歷史證明,任何一次操縱和“事故”之后,都可能引發銅價較大級別的波動。長城偉業期貨公司首席研究員景川分析,銅價在經歷今后幾周的瘋狂上漲之后,在多種復雜因素如空頭最終割肉等影響下,未來幾個月內,即使市場看到1000美元以上的價格波動也是不足為奇的。 不過,猜測銅價牛市在什么高點結束,或在什么時間出現轉折已經不具有現實意義。隨著未來銅精礦產出的提速和精銅冶煉能力的提升,相信市場將逐步走向平衡,并最終出現過剩。屆時,全球精銅庫存將重新建立,銅市投資需求降溫,銅價最終也踏上回歸道路。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