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VS基金博弈剛開始 國儲拋銅效果初步顯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1日 09:57 中國證券報 | |||||||||
編者按 近年來,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飆升,LME銅更是突破4000美元大關。除了供需基本面因素外,國際基金瘋狂炒作“中國因素”,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為了平抑銅價,國家儲備局近期釋放部分儲備銅,進行反周期調節,并向國際炒家發起反擊,一場真正的博弈開始了。
國聯期貨 陸承紅 這兩周來,國內外所有與銅有關的行業都在關注著“中國國家儲備局將釋放銅庫存”這一消息的具體進展。上海銅庫存經過兩周大幅增加后,國儲專用跑道中糧期貨席位處終于在周一出手拋壓了。當天上海銅價因此被壓低收盤,不過當晚國際銅市雖然一度滑落,但是終盤依然收平。難道真如外電所評論的一樣,國儲拋銅起不了作用嗎? 國儲可釋放庫存有限 前幾日有專家和政府官員參加的“銅行業座談會”形成了共識,認為居高不下的銅價已經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政府部門(國儲)應該適當釋放庫存,緩解國內供需矛盾。在這種背景下,國儲動作明顯帶有了政策味道。但是在全球目前供需環境下,國儲動作更多只是表明了一種干預態度,而干預背后可能是一種無奈。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公開信息仔細分析一下國儲這三年來動作:2002年國儲通過國際市場買入20萬噸;2003年開始在現貨市場慢慢釋放,數量不詳;2003年下半年,國儲重點轉向期貨市場,其中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通過上海期貨市場釋放近10萬噸銅,2004年8月約交割了3萬噸銅到LME注冊倉庫;但是2004年12月以及2005年3月,國儲分別從上海期貨市場收儲2萬噸;2005年5月份以現貨方式釋放出1萬多噸,2005年7、8月又從上海期貨市場補回1萬噸。這次,國儲準備在上海期貨市場交割約4萬噸銅。 從2004年底國儲補庫動作大致可以判定,2002年的20萬噸收儲已經釋放完畢。自此國儲銅庫存規模已經回到2001年狀態。如果按照年消費量10%進行儲備,儲備應該在20萬噸左右(2001年中國消費量236萬噸)。但是畢竟庫存不能清空,否則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可能會有影響國家安全風險。在這種情勢下,外界傳言的8到10萬噸銅將掏出國儲不小家底。而這個數量只能緩解,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供需,因此缺乏一錘定音效果。 國儲拋銅仍起一定作用 我們知道,理論上上,F貨升水會由于臨近每月15日交割而出現每日遞減,而這兩天面對庫存增加,上,F貨升水卻存在走高跡象。筆者發現,國儲這次拋壓月份是0512合約和0601合約,目前上海銅還是逆價差結構,國儲為什么選擇在較低價格的遠月合約進行拋壓,而不是選擇在11月或者現貨市場釋放庫存呢?按照在遠月交割情況,國儲將少收入2000萬元以上。 也許國儲想通過這種集中打壓方式,來達到敲山震虎目的;或者后期會再次選擇在現貨市場釋放庫存,打壓現貨價格。所以在沒有進一步動作情況下,局外人對這樣操作方式顯然不太容易理解。那么是不是國儲本次行動會毫無效果呢?也不盡然。目前國內外價格存在巨大落差,從內外盤套利模型可以發現,兩地價差達到3000點以上,而且由于國內隔月升水小于倫敦,使得反套交易處于遷倉受損狀態。遠期月份差價曲線在近期曲線上方,移倉形成成本增加,而這將會抑制國內反套買盤沖動。或者反套買盤會盡量避開前面幾個合約,而選擇更遠月進行交易。那么在國外市場空頭頭寸也會相對較遠,不會因為集中在三個月期內而受擠倉風險,從而相對切斷了國外多頭主力擠倉中國拋盤的土壤。 極大價差也體現在進口銅現貨點價虧損局面上,目前點價虧損情況已經和8月份相若,一方面這樣的價差可能依然阻擋不住融資性質的進口。那么加上國內現有庫存、產量,將可以保持國內供應方面不出現短缺。另一方面,一些銅消費企業看到目前差價狀況,可能會選擇在國內期貨市場買入,而將進口精銅長約合同回售給生產商,或者借貿易商之手進行交割進LME倉庫。這種流轉等于是國儲銅借助消費商間接在LME進行交割,省卻了裝船起運步驟。如果LME未來出現零散交割入庫,大概就屬于這種性質,這是國儲隔山打牛之法。LME庫存如果增加,當然會再度考驗外盤主力多頭接貨能力,或者就此引起部分多頭連鎖反應,促使價格產生回調整理。 供求關系仍是焦點 國儲拋壓短時間加大了國內供應,會使價格受到壓力。但是內外之間價差擴大,導致進口點價虧損放大,進口銅入關量將受到沖擊而萎縮。而國內消費目前依然保持平穩,那么隨著時間推移,這必然使國內寬松供應狀況發生改變,內外價差必然產生回歸。 而同時國際價格還在主力多頭掌控中,他們認為國儲放銅是一個不可延續行為,短時間供應增量可能依然難以撼動多頭穩定獲利的現貨升水機制,他們等待的也是一個可以承受數量、價格位置以及壓力消退時間。他們堅信在目前供求關系仍然較為緊張狀態下,通過控制庫存方式所得到的依然遠遠大于未來可能失去的。在這種理解下,在國際銅市主力多頭支撐下,國儲拋銅起到平抑價格的作用會慢慢消除。市場在經歷“外力”沖擊后,將重新納入自己走勢中,而未來供求關系仍是焦點。 據最新消息,國儲準備在11月中旬拍賣現貨銅,走出了平抑銅價的第二步棋,相信還有后續手段。關于國外經紀商所傳“國內機構30萬噸空頭被套”,筆者認為只能作為傳聞,而不能當作交易依據。畢竟在金融市場上,老外更喜歡運用爾虞我詐手段。不過國字頭企業還是需要對“主觀的盲目性交易”引起重視,防止落入國外資本陷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