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章軻 發自北京
“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的前景正變得撲朔迷離。上周五閉幕的第二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下稱“農安會”)會議,繞開了這一話題。而隨后傳出的消息稱,此屆“農安會”對待轉基因政策已發生一些微妙變化:由“積極研發,穩妥推進發展”,轉變為更多地強調“嚴格程序管理”。
據國家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證實,目前已有數個品種的轉基因水稻向農業部提交申請,要求獲得安全證明書以進入商業化生產。
而在5月份的調查中,湖北發現有稻農已經開始播種轉基因品種,今年的中稻和晚稻在6月之前就全部下田。根據種子公司和農技站所提供的數據,綜合估計今年售出種子可達4.7萬~5.8萬斤,種植面積將達到23500~29000畝,產轉基因大米11750~14500噸。轉基因水稻種子的售價比普通雜交稻貴了一倍以上。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楨說,這項技術早在10年前就已經成熟了。“我們從1988年就開始為此作準備,1998年正式申請安全審批,剩下的就是等待農業部的批準了。”
有專家們認為,轉基因水稻已經完成了商品化生產所需的各種安全評價程序和實驗環節,未發現存在安全性風險,具備了區域性商品化生產的條件,應迅速批準商品化生產,爭取在4到5年內形成規模。甚至有專家分析,“轉基因水稻晚推廣一年,我們就等于放棄了每年200億元的收入。”
而有調查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受益最大的不是農民,而是某些專家和生物公司。轉基因技術具有專利權,專家和生物公司掌握著專利,這意味著農民要對種子付出專利費用,每年還要向種子公司購買種子。
對于“轉基因水稻”,一些大賣場的態度也非常鮮明。家樂福、百佳以及兩家香港特區的米商金源和金冠,最近發出聲明,表示不出售轉基因大米。
據悉,我國已于今年5月正式批準加入旨在控制和管理轉基因生物越境轉移和使用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作為一份國際法律文件,《議定書》要求締約國加強對轉基因生物體的管理以防止其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并且增加管理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
上周,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在第二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表示,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所采取的科學、嚴謹、理性、務實的做法,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符合國內生物技術發展對生物安全的需求。
某民間組織相關項目負責人馬天杰認為,當務之急是討論如何處理非法轉基因水稻外泄的問題,并加強我國的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如果對試驗階段的轉基因水稻都無法有效管理,我們又怎么能夠有效管理大規模商業化種植所帶來的風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