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期市要聞 > 正文
 

借道CEPA 香港大福證券搶先進攻內地期貨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1日 17:09 《全球財經觀察》

  文| 文瑜

  內地期貨行業正在成為外資金融機構搶灘的主要目標。

  雖然2004年11月30日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4年修訂)中明確指出,期貨公司是目前海外機構禁止投資的行業之一,藉此毫不留情地把表現出此傾向的荷蘭銀行
和美國瑞富期貨經紀公司等外資機構拒絕在中國內地期貨行業之外。

  但借助CEPA(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擴大開放磋商的紀要。香港大福證券有可能成為第一家進入內地期貨業的外資機構。

  3月5日,上海證券大廈舉辦的香港證券市場推介會上,香港大福證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福證券”,0665.HK)向公眾表達了準備在內地成立一家合資期貨公司的愿望。

  成立于1973年的香港大福證券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大型金融機構。主要股東為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鄭裕彤家族,多年來連續被國際及香港專業機構評為香港本地最佳證券商。目前,在內地主要從事的業務是為企業提供投資銀行服務。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福證券就和三四家內地合作伙伴有過接觸,現已和其中一家合作伙伴簽訂意向性合作方案,并申報到了香港證監會。” 大福證券集團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黃紹開3月9日告訴《全球財經觀察》。 據其介紹,大福證券已作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香港證監會正在和中國證監會進行溝通,只要結果一出來,合資方案就可以馬上啟動。大福證券欲合資3000萬規模的期貨經紀公司也只能等到監管層實施細則的最后出臺才能確定其最終的合作方式。

  作為在香港具有領導地位的券商,大福證券一直在積極拓展內地期貨市場。

  “早在1990年,政策有所松動,我們就進入了內地的期貨市場。可是當國內出現期貨風險案例后,外資就受到了限制,但對內地的市場,大福證券一直是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機會”,黃紹開表示。

  為了更好地關注和進軍內地市場,大福證券集團1997年就在北京建立了辦事處,繼而陸續在上海和深圳建立分支機構。為了開拓華南珠江三角洲的市場,集團于去年9月又在廣州設立辦事處。

  然而面對目前的內地市場,大福證券能開墾的領域非常有限,只能進行咨詢顧問以及企業到香港上市的投行業務。對于財大氣粗的大福證券來說,這顯然是不夠的。為什么多次被國際機構評為香港本地最佳的證券商,沒有及時選擇進入基金或者是證券等其他金融行業而選擇了期貨業?黃紹開解釋說:“目前的期貨行業正處于開放中,它有著低門檻并能取得相對控股權,相比證券和基金行業的高門檻還不能有控股權就顯得更為實在。”

  黃紹開繼續進一步指出,“內地期貨市場成長的空間十分巨大,追尋國外期貨市場發展情況,都是延循從商品期貨到外匯、股指、國債期貨等金融期貨發展脈絡,金融期貨產品的推出也是必然的趨勢。”

  金融期貨是為了適應投資者對于規避價格風險、穩定金融工具價值的需要,以保值和轉移風險為目的應運而生的一種避險工具。面對金融期貨產品的復雜性,大福證券有著二十多年的期貨管理經驗以及對國際期貨市場的熟悉,在內地發展期貨明顯具有很大的優勢。

  黃紹開毫不掩飾地向《全球財經觀察》表達了他的戰略意向:“如果監管層明天就全面開放,我明天就會全面進入內地的證券、基金等其他金融領域。”

  目前,中國金融領域中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等金融機構或多或少都已經有了國際資本的參與,而唯獨期貨公司仍未對外資開放。 早在去年年初市場就有傳聞,荷蘭銀行和中國銀河證券籌資組建國內首家合資期貨經紀公司。一年后此事受阻,正是因為“近期券商出事比較多,加上中航油事件,管理層對期貨公司很不信任,非常謹慎。” 一業內人士告訴《全球財經觀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期貨證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則表示,“期貨交易的顯著特點是風險程度高、交易整體的風險投資所占比重較大,尤其是保證金制度具有放大風險的杠桿效應,因此決策層是不敢輕易放開的,只能根據形勢逐步而行”。廖英敏還表示《期貨管理暫行條例》和“國九條”已經存在沖突的地方,修改條例正當其時。“但 《期貨法》今年可能不會出臺,因為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必須先要有成熟的條例或法規,這樣才可逐步產生”。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