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商所硬麥309合約陰影籠罩 做市商獨舞硬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8日 11:26 每日經濟新聞 | ||||||||
2003年鄭商所硬麥309合約15個跌停板,讓炒家失去了信心 莊睿弘 NBD上海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鄭商所硬麥持倉量高度集中,出現做市商獨撐門面的現象。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因為在2003年309合約的連續15個跌停板讓普通投資者不敢涉足,直到現在
近期,硬麥較為活躍的5月、9月合約持倉前三名都是中期系成員,但凈空單和凈多單都很小。以硬麥9月合約為例,3月4日,中期公司持多單4608手、空單4742手;上海中期持多單2671手、空單2603手;國際期貨持多單2576手、空單2500手。這些持倉占當日持倉25208手的78.1%。而當日交易量前三名也是它們,占到當日成交量的73%。我們查詢了前期硬麥成交和持倉排名表,發現一段時間來一直如此。 “做市商的痕跡太明顯了。”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去掉做市商的持倉和交易量后,硬麥其他倉、量很小,市場參與度很低,與其大品種的身份并不相稱。”據了解,對于新品種或一些成交不活躍的品種,交易所常會請一些大戶擔任做市商,并在手續費方面給予優惠,靠它們來活躍市場。但是硬麥期貨已經推出8年了,如今還在靠做市商撐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資者告訴記者,硬麥不活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善于投機炒作的江浙資金心存畏懼,事情得追溯到2003年,當年硬麥309合約高位跳水的一幕令人記憶猶新。在2003年下半年,由于季節性因素,陳麥(注冊倉單2年)不能用于交割,硬麥7月合約和9月合約被人為割裂為兩個市場,加上傳言鄭商所庫容有限,309合約就具備了逼倉題材。當年8月,浙系資金將309合約推至1500元/噸的高位(當時現貨價僅1200元/噸),持倉量仍有最高峰時的三分之二,無現貨背景的空頭主力認賠出局。 而此時,只在產區限庫的硬麥交割政策逐漸明朗,導致大量現貨商準備入場高價拋售。 浙系背景的多頭主力無力高價接貨,只能棄倉出逃,自2003年8月21日開始,硬麥309合約連續3個跌停,但是結算價被人為做高,多頭主力企圖利用交易規則高價強平離場,但沒有得逞。鄭商所將跌停板比例由3%縮小到2%,后又縮小到1%,結果多頭主力又打了12個跌停,直到1212元/噸才離場。 當時市場由此引發了對交易所風險控制規則、交割庫容、倉單時效等方面的爭議,直到現在,這種負面效應還在。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這些年推出了強麥(資訊 論壇)、棉花(資訊 論壇),還模擬交易了小麥(資訊 論壇)期權和白糖期貨,品種不斷增加,但如果規則不明,市場信譽不佳,能吸引投資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