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強大需求 注定中國期市爭奪國際定價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9日 17:49 《財經時報》 | |||||||||
本報記者 楊眉 小事件,大制度;置身利益關系之外,探尋理性游戲規則。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再也無法繞開國際期貨市場這一全球化定價中心,如果依然人為將國內企業限制在國際期貨市場之外,那么繼大豆、石油、銅等商品之后,將會有更多
中國買家、中國因素、中國需求和狩獵中國等概念,成為2004年國際期貨市場、甚至國際經濟形勢分析的最熱門話題。 但在中國的期貨界看來,該話題的直接當事者——中國企業,不僅沒有成為受益者,反而成為被圍剿者。時值2004年歲末,中航油事件的發生和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的上市,看似兩個毫無關聯的新聞,又引發出了同一個話題——中國期貨市場的未來走向,并為2004年的中國期貨市場劃上了一個喜憂參半的句號。 憂的是,已經融入全球經濟的中國企業,面對自身對資源性商品的巨大需求缺口、被少數發達國家控制、并被國際投機基金操控的國際定價權,似乎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成為國際期貨市場上輸家的命運;喜的是,黃大豆2號合約的上市,特別是其合約設計的全球化特色,表明中國參與爭奪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行動,已經正式啟動。 銅的教訓 2004年9月以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價格,一路攀升至近十幾年的歷史高點。國內參與者認為做空機會來了,便進行了國內做多、國際做空的跨市套利操作。結果卻是,國際對沖基金輕易就捕捉了中國外盤的空頭,不斷推高國際銅價。最終,國內空頭以巨額虧損離場。與此同時,受倫敦銅帶動和投機盤推動,國內的滬銅價格也一路上揚。 “中國經濟再也無法繞開國際期貨市場這一全球化定價中心。”某期貨專家對《財經時報》說,“中國目前面臨的現實,外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內有經濟的迅速增長,更有成為世界加工廠的既成事實。夸張點說,中國什么都缺,什么都需要進口。如果體制不承認這一現實,依然人為將國內企業限制在國際期貨市場之外,那么繼大豆、石油、銅等商品之后,將會有更多商品、特別是能源等戰略性商品,將成為國際投機資本的狩獵對象。” 而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則對《財經時報》說:“對于正準備實施對外開放的中國期貨業而言,中航油事件無異于當頭一棒。計劃中的國內期貨經紀公司作為國內現貨代理商而參與國際期貨市場的有關條款,出臺時間已經受到影響而推遲。” 投機資本圍剿中國 “2004年,對于參與國際期貨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無論是投機套利還是套期保值,幾乎是全軍覆滅;從商品品種看,從大豆、到石油,再到銅,無一例外都成為國際投機資本的狩獵對象。”某期貨經紀公司總經理對《財經時報》說。 他認為,中國飛速發展的國內經濟和成為世界加工廠的現實,中國對于石油、銅、大豆等資源性商品和農產品的需求缺口,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公開秘密。因此,中國需求、中國因素成了左右國際期貨市場的主導因素。 “期貨市場向來就是由投機資本操控的天下。說穿了,國際期貨價格就是由擁有強大資本實力的投機商,將現貨市場中的基本面因素放大幾倍甚至數十倍后,對未來市場價格做出的預測和定位。”該人士評價說。 他同時認為,除去中航油事件中存在的違規操作、監管失職等體制因素不談,就期貨操作技巧本身而言,中國企業缺少對國際期貨市場行情的判斷經驗和基本常識。 他指出,中航油對國際石油市場未來行情的判斷沒錯,即國際油價應該最高漲至40美元左右,并在此判斷下選擇做空。但錯在小瞧了投機基金的力量,即那些把中國需求、石油減產等供求因素放大極致的資本力量。 一位期貨參與者向《財經時報》介紹說,從經驗看,石油等戰略資源商品,由于資源的有限性,進場交易的空頭本就不多。因此,只要交易所不限制資金量,常常就會引發對多頭有利的市場行情,然后演變為多逼空,這就是期貨界所說的“多頭不敗”定律。 對于中國企業來講,在石油、銅等現貨市場上屬于購買者。如果做空,因為沒有可供交割的商品,做空行為就是純粹的投機行為,極易成為國際炒家的狙擊對象。 國際定價權悲劇 與石油、銅的投機行為不同,參與國際大豆市場交易的主要是國內的壓榨企業等現貨商,但他們的命運并沒有因為行為的非投機性而有所改變。“掌控了大豆國際定價權的美國人,幾乎將中國買家玩弄于股掌之間。”某貿易商評價說。 2004年4、5月間,國際大豆價格從4000多元/噸的高點,直落至3000多元/噸。面對如此價差,國內多數壓榨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選擇了違約行為。即拒不履行此前以4000多元高位簽訂的定貨合同,業界稱之為“洗船事件”。 “中國從大豆、石油到銅,無一例外能逃過國際投機資本的狙擊。從感情上講,國人似乎接受不了,但這恰恰是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某期貨界專家對《財經時報》說。 而據有關投機機構估計,今年上半年僅因為高價進口大豆、無力接貨而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50億元以上,并導致國內大豆壓榨企業的全行業虧損。 縱觀全球期貨市場,商品期貨品種的范圍基本限定在能源、農產品和有色金屬三大資源產品領域。石油、銅和大豆,都在此范圍內。而這些又恰恰是中國依賴大量進口的商品。“一句話,大豆、石油、銅等資源性商品的國內價格,已經失去了獨立存在的空間。”該人士判斷說。 但在中國企業、中國經濟已發展到無法繞開國際期貨市場獨立存在的同時,現有的期貨管理條例卻依然是,將大多數國內投資者,包括現貨商擋在了國際期貨市場的大門之外。因此,有學者呼吁,中國爭奪國際定價權不是一句政治口號,而是從體制上與國際游戲規則接軌 。 國際定價權與殖民價格 但是對于如何爭奪國際定價權,國內期貨界一直沒有達成共識。爭論焦點突出體現在如何選擇新的上市品種。“品種的選擇有問題,上市的都是一些受制于人的品種。”某期貨公司負責人判斷說。 目前,國內期貨新品種的上市慣例是,先由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上海、大連和鄭州)自己選擇,然后上報證監會,最后經國務院批準后,在交易所正式上市。 “交易所因為自身利益考慮(手續費收入),一般會選擇上市后容易活躍、又無須承擔過多社會責任的品種。”上述人士介紹說,“相比之下,對于國際定價權的考慮就少得多。”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盡管交易所在申請新品種時,將包括爭奪國際定價權、價格發現功能等作為申請的首選理由,但事實上“國內不少期貨品種,只是國際市場的殖民市場品種,價格也是殖民價格。” 2004年國內上市了3個新品種,按照“排好隊、分果果”的原則,三家交易所分別上市了燃料油、玉米和棉花。 盡管各交易所都采取了一些市場化的手段,如網上模擬比賽、全國巡回培訓等,活躍市場交易,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交易所也認為新品種上市后,“行情與國際市場聯動性較好”。 但市場人士并不買帳。他們認為,新品種的選擇并沒有體現“參與和爭奪國際定價權”這一最為迫切的目標。 有知情人士介紹說,早在兩年前,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就曾經計劃建立“中國定價中心”。而按照當時的分析,認為定價權的獲得,取決于是否是生產大國(擁有資源權),或是消費大國(需求權),兩者同時具備則最佳。 “后來才發現,對于國際期貨市場上的資源類商品,我們不僅不是生產大國,即使作為需求大國,也因為現貨流通體制上的壟斷、即非市場化,使我們掌握的需求主動權變成了有求于人的被動身份。”該人士介紹說。 但2004年歲末,即12月22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2號的掛牌交易,讓國人一直“解不開的國際定價權情結”終于有了些許安慰。該合約的設計,第一次將全球大豆,包括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大豆統統納入交割范圍,使中國期貨品種終于有了“全球概念”。 但國內期貨市場的封閉性,即不能走出去、請進來的現狀,依然是爭奪國際定價權道路上無法逾越的制度障礙。 “其實,對于中國企業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屢遭狙擊的現象并非無動于衷。證監會早就開始醞釀中國期貨市場的開放步伐,如允許國內期貨經紀公司在境外期貨市場,代理國內現貨商投資交易。但中航油事件的發生,對開放計劃無異于當頭一棒。”證監會期貨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