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連發三次風險警示 滬銅多空決戰一觸即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7日 09:46 證券時報 | ||||||||
本報記者 萬鵬 本周,作為本年度最為火爆的期貨品種之一的滬銅(資訊 論壇),隨著上海期貨交易所繼9月20日以來第三次發出風險警示,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正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夜,多空決戰的最后期限即將來臨。
如臨大敵 11月23日,上海期交所發出風險警示函說:鑒于近期國際國內期銅價格波動較為劇烈,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且本市場近期合約的持倉量仍然保持較高水平,風險有所增大,請各會員單位注意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加強保證金管理,提醒投資者及時調整持倉結構,謹慎運作,理性投資。 實際上,自9月下旬以來,上期所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和控制風險:9月21日,將銅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5%提高到6%;9月29日,鑒于近期國際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價格波動較為劇烈,該所發出關于做好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10月11日,將銅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6%提高到7%;此外,上期所還特別提示持倉前30名的期貨公司加強保證金管理;相應加強了實時結算和出金管理。 交易所的緊張情緒迅速傳遞到各經紀公司,據悉,近期一些期貨公司已經將客戶保證金標準提高到15%,而中期也已達到了10%。浙江天馬期貨分析師田聯豐預測:“進入12月份,交易所仍有可能繼續提高保證金比率,經紀公司肯定也會隨之跟進。” 某期貨經紀公司高層人士也表示,由于大規模違約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首先要由經紀公司來承擔,其次才從交易所風險基金中抵扣,因此,交易所方面的實際損失并不會太大,而他們最大的擔心是影響交易品種的活躍程度,“像天膠(資訊 論壇)一樣沒人做了是交易所最擔心的,而此前他們在銅上還沒有出過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就目前來看,在國際銅價3000美元,國內銅價30000元附近的歷史高位,期銅市場已經非常敏感和脆弱了,極易暴漲暴跌,因此,上期所的風險警示十分必要。 風險源自何方? 對于銅價目前的高位,業內人士稱之為“又走到懸崖邊上,要么是沖破牢籠,展翅高飛,要么重蹈覆轍,失足下跌,重新回到起點。”而導致這一危機的最大原因在于,國內庫存嚴重不足導致的畸形價格。 田聯豐分析認為,由于中國的公司大量進口和國內產量大幅增加,今年1月底后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庫存曾一路上升,至3月底達到21萬多噸,創下近四年來的新高,而目前卻僅剩2萬多噸,從上海周邊的情況來看,其一天的用量就高達5000-6000噸。 大陸期貨分析師高嚴榮也表示,庫存的急劇下降主要是因為銅價自3月底回落后,國內價格一直遠遠低于國際市場,最高時候國內價格要比國際價格低近2000元/噸,這也導致國內大量庫存外流,而生產商也選擇在國外市場上銷售。庫存的奇缺不僅是目前銅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多方用于逼空的最大法寶。 “如果某一商品的價格已經高到有價無市,而且讓人望而生畏,會帶來什么后果?”一位業內人士反問。據悉,在過去一周內現貨銅的需求量已經顯著下降,而且遠期交貨的銅價格明顯低于即期交貨的價格。 業內人士還表示,目前高銅價對消費的抑制作用已非常明顯,現貨市場銅消費企業,特別是銅材產品的終端用戶對目前的高銅價根本無法接受,紛紛選擇退場觀望。作為一種基礎工業原料,銅的終端用戶需要將銅價上漲帶來的成本轉移到其下游產品中去,當這種成本的轉移難以實現時,銅消費的增長自然就會戛然而止。 盡管銅的價格扭曲已經十分明顯,但反映在期貨市場卻是另一派景象。一方面,價格波動顯著放大,僅上周內就經歷了跌停、漲停和高達1000點巨幅震蕩三種截然不同的走勢。而另一方面,持倉量的攀升更是加劇了市場震蕩。這也標志著目前多空雙方的矛盾已面臨激化。 “最壞的結果就是發生大規模的違約事件,”某業內人士指出,“最好的結果就是多空雙方都在此之前進行減倉,將風險化解到最小的地步,這也是交易所最希望看到的結局。” 謎底下月揭曉 本周,中期曾就上海期交所發出風險警示函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報告認為,對多方而言,風險有五個方面之多,其中基本面及供需狀況是主要因素。而對于空方的不利因素同樣達到4條,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于,短期內供求關系依然較為緊張,庫存偏低,潛在擠倉的壓力依然較大。因此,在目前僅剩余15個交易日且庫存偏低的情況下,后市空頭平倉的壓力依然非常巨大,伴隨空頭的平倉,價格也可能出現爆發性的上揚。 對此,中期公司的林煜暉表示,盡管從目前的基本面來看更有利于空方,但實際上,多空雙方仍可謂勢均力敵,而這種膠著狀況隨著12月中旬交割期的臨近才會見分曉。 業內人士還普遍認為,滬銅持續一年多的牛市可能會就此畫上一個句號,這也意味著該品種又一次的投資機會的來臨。不過,與股票市場不同的是,在期貨市場中即使是大的方向看對了,也不能保證一定賺錢。 大陸期貨的高嚴榮表示,滬銅從2003年步入牛市以來,確實有不少投資者都賺了大錢,相反,在目前的歷史高位,仍能保住當初的勝利果實的卻為數不多。除了每個月的換月成本外,其間的幾次大幅波動也讓一些人損失慘重。 據介紹,4月份始料不及的宏觀調控所造成銅價的大幅下跌反而不及7、8月份的殺傷力,而10月份滬銅出現的巨幅震蕩又讓一些投資者受傷不淺。“接下來還會有劇烈波動,風險仍未完全釋放,”業內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