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 > 正文
 

選好基金并非易事 讓每一筆錢都有目標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6日 09:04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華章

  雖然我一直認為自己還算一個自覺的有行動感的人。但對于理財這件事,卻經常心血來潮。比如,我至少購買和下載過三套家庭財務管理軟件。每當看到某理財專家建議:理財的第一要旨就是天天記賬,搞清錢的流向。我就會痛下決心,一定要每天記賬,讓自己知曉每一筆錢究竟花到哪里去了。但即使是最便捷的軟件,我堅持使用并記錄賬目的時間也沒
有超過一個星期。

  至今,我仍是一個搞不清許多小錢去了哪里的人。偶爾估算一下,對于我這種“手松”的人來說,一個月多松掉1000塊錢是很常見的事,那就意味著工作近九年來,這種不知不覺中流失的小錢恐怕能買一輛汽車了。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理財漏洞擺在面前。

  我梳理了一下自己這些年所謂的

理財歷程發現,凡是強制性扣款的理財計劃都堅持得不錯,而非強制性扣款的自覺性理財項目都不了了之。現在看來,在強制性付款的方式下分目標理財可能是我唯一的理財技能。

  我參與的強制性付款計劃有兩類,一是保險計劃,二是基金定期定額計劃。簡單地說就是像養房子一樣月供保險和基金。

  許多人一看到一份保險每年要繳那么多錢就放棄了,甚至有人交了一兩年后又退保了,損失很大。我剛買保險那會兒,那3個險種的年繳額幾乎相當于當時兩個月的工資,我別無選擇,只能月繳。雖然月繳累積比年繳貴一些,但化解了年繳的壓力。隨著收入的增長,當保費像水電費、手機費一樣成為一種常規性支出時,就不會感覺到有多大的壓力,而且這種強制性扣款方式也有助于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保險理財計劃。

  對于基金定期定額計劃,我經歷了從被動投資到主動選擇的過程。2004年我在某知名大盤基金首發時認購了一部分,沒想到從一開放,其凈值就跌破面值。很多持有人在這只基金跌到0.95元時就出離憤怒地割點小肉拋了。我也憤怒,但有點不甘心自己首次投資基金就折翼而歸。恰巧看到這只基金在招商銀行開通了定期定額服務,無奈之中就開始定期定額買入,以攤薄成本。它繼續跌,我繼續將錢放在招行銀基通賬戶,讓它每個月8號自動地扣走。我有時候的確忘了買這只基金的意義,只是麻木地讓其扣款,甚至在它凈值跌到8毛多時也沒有放棄。現在來看,這種定期定額的方式讓我在弱市獲得了更多的基金份額,當這只基金隨行情好轉凈值盤升時,這筆錢至少有40%的收益。

  我還連續三年參與了一只合資基金旗下

股票基金的定期定額計劃。除了攤薄成本,獲得較高收益處外,由于持有期較長,基金贖回費用為零。這種堅持的意外之喜是讓自己攢下一筆錢,有一點成就感。

  基金定期定額計劃的確會讓人自動地購買,并形成一種依賴性的投資習慣。曾經有收益不錯的股票型基金吸引過我,但由于該基金沒有開通定期定額計劃。我在第一次購買時下決心要月月堅持買,但由于沒有銀行自動扣款的約束,我總是碰到各種各樣需要花錢的事,而耽誤了每個月的申購,以至于半年后,持有這只基金的份額沒有任何增加。而參加了定期定額計劃的基金,我會在每個月8號前會想方設法把余錢放到銀基通賬戶里等待扣款。

  所以人不能太相信自己是理性的、有毅力的,必須借助強制的外力才能達到理財目標。雖然外界對基金的理財能力有各種說法,但我還是相信專家理財比個人理財有優勢。雖然基金公司存在治理結構、收費過高等一系列缺陷。但我覺得,個人為主的理財方式缺陷就更大了。比如,對于股票投資,當各種消息滿天飛,別人掙得盆滿缽滿時,一個天天看盤的人很難坐懷不亂,堅持自己既有的選擇。而隨著各種消息轉換投資,就很有可能喪失已有的收獲。而著眼于長期的、小成本的投入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規避一些風險。

  當然,選好基金并非易事。但我覺得這和選擇伴侶一樣,你不能奢望會碰到最好的。但只要運氣不是太差,你選中的應該不會太壞。能夠手中有幾只獲得行業平均增長收益水平的基金就不錯了。

  年過三十,突然意識到有那么多的理財需求在等待著我們,養老、醫療、育兒、補貼長輩。誰都渴望有一大筆錢可以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世界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又有幾個?多數人都需要學會將有限的錢來滿足無限的需求。我覺得通過3—4個基金定期定額計劃的組合,將每一筆錢按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基金品種,堅持長期投資,可以在一定程度滿足理財需求。讓每一筆錢都有明確的目標,生活才會獲得長久的支撐。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1,7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