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現金還是再投資--基金分紅與再投資收益比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4日 11:27 新聞晨報 | |||||||||
分紅與再投資收益比較(本金1萬元) □張翼軫 過去一年里,“分紅”是個熱門關鍵詞。“紅利股”基金的熱銷,也讓高分紅股票成為投資新方向。成立不到4個月的博時穩定(資訊 凈值 論壇)價值基金已實現分紅3次,累計
分紅多是“毛毛雨” 投資產品是否分紅次數越多越好呢?其實不然。 基金分紅與紅利股的“分紅”并非同一概念。上市公司由于存在偽造財務報表欺騙投資者的風險,每年多次而穩定的紅利派發可作為財務報表盈利真實性的佐證,但基金分紅只是對投資盈利的一種處理方式。 如何分紅有時只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波動較大的股票基金要做到有盈利能分紅,也許并不容易,但貨幣市場基金或短債基金年度收益相對穩定,只要操作得法,不要說每月分紅,每周分紅都行。 每月分紅基金之所以大行其道,在海外市場是滿足“食息族”的需求。這類投資者為避免坐吃山空,故將一大筆資金投資于此類基金,分紅作為當月生活費。這樣的理財方式,前提就是資金必須大到可以食息為生。 以目前貨幣基金2%收益計,如投資5萬元,年收益不過1000元,每月不過80元出頭,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是“毛毛雨”。同樣的收益率,即使僅要求達到上海每月3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也需投入18萬元;至于想生活得舒適一些,每年生活費須達2萬元,那至少要有100萬元資金,才能過上“食息”生活。而對普通投資者來講,每月分紅只是一種現金流管理方式,而不能成為生活方式。 再投資優于拿現金 從投資收益角度看,尤其對那些通過短債或者貨幣市場基金儲備未來養老錢的年輕人而言,每月分紅的數量幾乎可忽略不計,反而會降低投資收益。 下表作了一個比較。假設有兩類收益率完全相同的產品,第一種每月將當月收益全部以現金方式派發給投資者,而另一類則不派發收益,全部用作再投資,再假設兩類月度化收益水平分別為0.15%和0.25%,均為貨幣基金過去曾達到的水平,然后測算兩種投資產品各投資1萬元后不同年限的收益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兩種處理分紅的方式,雖然在年度收益較低及期限較短時差別不明顯,1萬元在0.15%月收益情況下1年才增加了1.49元,就是這么點芝麻小錢,讓不少投資者忽略了將分紅再投資的“含金量”。但如果將時間拉長,便可發現,累積再投資產生的“復利”效應明顯增強,尤其是10年后較為突出,如果再配以較高的收益水平,這方面的差異就相當可觀了。以表中月收益0.25%投資30年為例,兩者相差竟然要近30%。 可見,即使像貨幣基金這樣年收益并不高的品種,長期看已顯出再投資優勢。對普通投資者尤其是年輕的投資者,購買投資產品時,簡單地選擇以再投資而非現金分紅,就可獲得如此巨大的投資差異,何樂而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