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基金張嵐:數字的尷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5日 03:22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作者為國聯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 張嵐 在以數字為生存基礎的今天,人們對數字總是表現出愛恨交加的尷尬心態。沒有數字,顯然無法生存,而過于依賴數字,也不見得能生存得滋潤。 在NBA組織的全明星最新一輪評選中,姚明以近73萬總票數毫無懸念地位居榜首,遙遙
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各類對中國經濟和行業發展前景的預測大多是以13億人口為基數,這很可能導致結果異常。例如,對家用轎車、乳品等消費品發展前景的預測,人們往往是用當前的總消費量除以13億人口,然后把得出的人均數和國外同類指標進行比較。顯而易見,由于我國處于經濟發展的初期,在很多消費領域,人均指標都落后國外。以人均指標作為對行業未來前景的預測,在方向上并不存在差錯,但問題是,以13億人口為基數的測算,會混淆具有支付能力的現實消費需求和尚無支付能力的未來消費需求。例如,把目前尚處于貧困線附近及以下的大量農村人口也納入當前家用轎車的消費人群,這就如同把熱帶地區的人口一同納入冬季取暖用油消費人群,計算人均用油量一樣不合理。 和姚明的得票數一樣,最近公布的實際GDP超過以前公布數16.8%的經濟普查結果也讓分析師們尷尬:以往我們總是以模型的完善和預測的精準而自豪,現在才發現那些完善的模型竟然都是為一連串不完整的數據量身定制的,而精準的預測也只不過是對一連串同樣不完整的數據的預測,我們孜孜以求的經濟真相仍然在迷霧之中。 接下來的一個尷尬卻很現實的問題是,對于2006年的投資判斷,我們應該繼續以官方統計機構通過常規渠道統計獲得的數據為依據,還是應該在那些常規數據之上再加上一個16.8%? 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