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聲音 > 新基金業 > 正文
 

國聯分紅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分紅基金買什么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2日 05:28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隨著國聯等基金公司籌劃已久的分紅基金終于到達呼之欲出的最后階段,高分紅板塊在整個市場中的戰略性意義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此前盡管高分紅板塊早已為各路機構投資者高度關注,但其散兵作戰的現狀卻讓高分紅板塊始終距離主流投資理念只差一步之遙,但分紅基金的出現意味著這一狀況有望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當機構投資者對高分紅板塊的爭奪將邁入集團作戰的全新階段,分紅基金究竟會選擇什么股票,無疑成為其在高分紅板塊的戰略性爭奪中能否占領制高點的關鍵。

  國聯基金公司即將推出分紅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李濤告訴記者,一般而言,高分紅股票基本上可以以現金股息每股大或等于0.3元界定。這類高分紅股票的數量規模無疑成為制約分紅基金發展的關鍵。

  國聯基金的統計顯示,從2002年至2003年年報,高分紅公司數量分別為58家和71家,2004年更將形成上市公司分紅新的高峰。截至今年4月18日已披露2004年年報的上市公司為1074家,現金派息的上市公司為647家,占已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60.24%。其中,高分紅的上市公司家數為90家,占能分紅上市家數的13.91%。而股息收益率超出一年期存款利息2.25%上市公司為480家,占可分紅上市公司的74.18%,這都為分紅基金提供了足夠的選擇空間。

  盡管很多投資者認為高分紅和高成長很難并存,但李濤卻認為普遍處于高速成長階段的國內企業可能為分紅基金提供最優答案。李濤告訴記者,高分紅與高成長其實并不矛盾,高分紅是上市公司積極股利政策的一種形式,上市公司通過高分紅給投資者以信心,表明上市公司重視給予投資者實在的回報。處于高速發展期的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這樣的公司同樣會得到投資者追捧。其結果將形成融資-回報-融資-回報的良性循環。作為以紅利投資策略的基金,其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須重視對股東的現金回報,能做到分紅與高成長相平衡的上市公司,將是采取紅利投資策略基金最理想的投資品種。

  就高分紅股的行業分布來看,采掘業、交通運輸業、電力行業、金屬、非金屬行業極有可能成為分紅基金重點搶占的制高點。國聯基金公司的統計顯示,2002年和2003年,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一直是高分紅股最為集中的行業,其分紅占市場分紅總額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采掘業、交通運輸業、石油化學工業分紅額逐年增加。但從已公布的2004年年報來看,由于分紅的激增金屬、非金屬行業轉而成為高分紅股最為集中的行業,其分紅占整個市場分紅總額的45.95%。

  李濤認為,高分紅股的行業分布在今后還有可能進一步變化,但未來采掘業、交通運輸業、電力行業、金屬、非金屬仍然是分紅主力軍,機械、儀表及食品、飲料業可能成為新的分紅主力行業。

  就如何通過財務分析判斷上市公司的分紅潛力,李濤表示,具備盈利能力強、現金流充沛和財務負擔輕等三大特點的上市公司具有最強的分紅潛力。根據國聯基金公司對已公布的2004年年報的統計,高分紅股的平均每股收益是0.755元、其平均每股經營現金流達到0.988元,遠遠高于全體個股0.308元和0.586元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高分紅股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只有44.01%,與全體個股66.29%的平均水平同樣優勢明顯。

  截至4月18日,滬深兩市已公布年報的高分紅股平均股息回報率已達到4.32%,這樣的收益水平即使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也已毫不遜色。李濤認為上市公司的穩定的高分紅首先可以使基金資產獲得當期較高現金流,基金無需通過大量拋售股票來獲得現金用于分紅;如果再考慮到能夠長期穩定分紅的上市公司容易受到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青睞,表現為高分紅的個股有較高的價差收益,較高的股息率及價差收益將為基金的高分紅奠定基礎,分紅基金同樣有望成為基金中高分紅的品種。

  統計顯示,2001年至2004年間,國內高分紅股票平均總回報率為6.78%,其中股息回報率為2.55%,而剩余部分則來自市場差價。李濤強調,目前股市價值中樞處于低位,同時上市公司分紅水平達到最好的時期,這為投資者提高總投資回報率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記者王波)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基金新聞 全部分紅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 】【打印】【下載點點通】【多種方式看新聞】【收藏】【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圓明園工程風波
2005年上海國際車展
定遠號艦重返威海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珠峰科考登頂復測
2005環球小姐賽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中國特種部隊生存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