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穩定雙利挾概念而生 銀行推首例打新股產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1日 09:12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本刊記者 劉文君/文 6月底,銀行理財市場有一款產品尤為奪目:中信銀行推出“打新股”的“雙季理財”計劃,這是首例由銀行推出類似產品。 該理財計劃主要通過新股套利和債券投資獲利,期限約為6個月,預期年收益率在3
但是,記者調查得知,“打新股”只是旗號,此次中信銀行只是委托代銷前段時間中信基金推出的“中信穩定雙利基金”——一個以債券為主導的貨幣市場基金。這跟其他銀行委托代銷的基金產品沒有實質區別。 借“打新股”名義推出的貨幣市場基金,正與當下新股火爆發行和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面緊張有關。 中信穩定雙利基金契約規定:該基金主要投資于固定收益品種,此類投資不低于基金資產80%,同時,該基金可通過參與新股申購和要約收購類股票套利等低風險的投資方式來提高基金收益水平,但此類投資比例不超過基金資產的20%。 而此基金操作打新股的模式是:在充分研究新發股票基本面的前提下,參與新股的申購,在所得新股上市一個月內全部賣出,并不直接參加二級市場的投資運作。 從新股發行看來,申購新股的收益豐厚。中工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新股網下配售1200萬股,配售比例為0.97%,上市首日收盤漲幅為332%。同時,打新股所需資金量巨大,中工國際網下凍結資金93億元,超額認購103倍。中行A股凍結更達6600億元以上。 據發審委方面透露:已批準上市的公司已達到30多家,預計下半年每周還將會有一到兩家公司上市。 自IPO開閘以后,貨幣市場基金資金面異常緊張。自5月31日起,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短期融資券成交量連續四個交易日維持在60億元左右,最高的一天高達183億元以上,而在此之前一般只有20億元左右。而6月5日后,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貨幣市場基金都遭到較大幅度的凈贖回,大量資金涌入股市。 貨幣市場基金年均收益率即便在去年高點,也不過3%,無法與股票型基金競爭。像招商證券“現金牛”和國泰君安“君得利”一般收益也就在2%左右,而今年以來眾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都在30%以上,這使得貨幣市場基金銷售一路頹勢。 去年12月,華泰證券借“打新股”而設計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紫金1號”,便表現出了非常好的銷售勢頭。在該計劃發行首日僅華泰證券營業部各銷售網點的認購量已經超過1億份。 在嘗到甜頭后,各機構紛紛推出與“打新股”有關的貨幣市場基金,一邊以保證該金融理財計劃的收益率,另一邊又通過“打新股”增加貨幣市場基金銷售量。 但也有專家認為:像中信銀行這樣推出“令人混淆不清的理財產品”,是在透支銀行信譽風險,也有欺騙客戶的嫌疑。 由于銀行資金受到法律限制,中國商業銀行想直接推出的“打新股”產品,還相當困難。 但在國外市場上,以香港的“子子展”和美國的“杠桿貸款”的“打新股”方式非常普遍。在美國,銀行可向中小投資者提供新股申購的融資業務,允許散戶只提供認購額的一成資金,通過資金放大10倍來申購新股。但是銀行要求這筆資金只能用于申購新股的指定賬戶,在資金解凍后,資金立即劃歸。在香港,個人申購新股時,與上面做法類似。 花旗銀行個人理財部的范嘉輝介紹:“打新股”實際上仍是風險較高的產品,因此,商業銀行并不直接參與“打新”而是直接提供杠桿貸款服務,盈虧都由個人承擔,并且貸款的利率更高。 雖然新股產品現在已經成為“人人想分得一塊的蛋糕”,但是中國的新股申購也并不是想象中的只賺不賠。隨著市場化的推進,以往A股市場所謂10%~200%的新股收益率將成為過去。從比較成熟的市場(如香港)情況看,新股收益也就在10%左右,新股跌破發行價也將會是常有的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