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 > 中國養老金網 > 正文
 

建立企業年金 應對中國老齡化危機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6日 19:04 中國養老金網

  本文由中國養老金網楊老金、鄒照洪授權新浪網獨家發表

  一、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資料,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呈加快之勢(表1.1.5):

表1.1.5 我國人口年齡構成

年齡構成指標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0~14歲人口(%)

36.28

40.69

33.59

27.62

22.89

65歲以上人口(%)

4.41

3.56

4.91

5.57

6.96

老少比(%)

12.15

8.74

14.61

20.16

30.40

老齡人撫養比(%)

7.43

6.39

7.98

8.33

9.92

  注:老齡人撫養比=(65歲以上人數/15-64歲人數)×100%

  資料來源:轉引自鄭京平。《“銀色浪潮”對我國養老保險體制的沖擊及對策》,《統計研究》,2002年第1期。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6.96%,達到7%的老齡社會標準。1990年到2000年10年間,我國人口平均增速為1.07%,低于世界的1.3%的平均水平;但老齡人口年均增長3.4%,為世界之最。據預測,2010年前的十年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期,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長0.1個百分點。2011年到2040年是老齡化的高速期,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長0.4個百分點。2060年后漸趨穩定。由于過去中國人口過快增長和先行的計劃生育政策,致使中國出現老年化危機已不可避免。

  人口年齡結構轉變通常是社會經濟變化特別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一個結果。同時,由于中國政府推行了比較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所以中國的人口轉變也受到政策因素的顯著影響。中國人口轉變的這種特殊過程,表現為中國人口轉變完成的時間很短,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很快。即在較短的時間內,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由相對年輕型轉變為相對老齡化。

  根據預測(表1.1.6),2005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達到7.53%,老年人口總數將會突破一億大關;2020年左右,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0%,年齡中位數將超過36歲;2040年,中國將步入嚴重老齡化時期,平均每5個人中就會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

表1.1.6 中國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老年人口及撫養系數變動趨勢

年份

總人口
(萬人)

勞動年齡人口
15-59歲(萬人)

勞動年齡
人口比重(%)

老年人口
(65歲及以上)比例(%)

年齡
中位數(歲)

2005

133 401

88 493

66.34

7.53

32.35

2010

138 619

91 764

66.20

8.06

34.06

2015

143 781

93 321

64.91

9.24

35.14

2020

148 255

94 623

63.82

11.33

36.31

2030

154 450

90 790

58.78

15.19

39.39

2040

157 150

89 316

56.84

19.88

41.03

2050

156 933

86 459

55.09

20.34

41.37

2060

154 731

84 748

54.77

21.52

41.89

2070

153 485

83 705

54.54

22.15

42.26

2080

151 785

81 776

53.88

22.68

42.44

2090

150 551

80 671

53.58

23.48

42.93

2100

149 497

79 297

53.04

23.89

43.18

資料來源:張二力、郭震威等。
《中國中長期人口發展趨勢預測》,載于《全國和分地區人口預測》,
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8年。

  老齡化給中國帶來的挑戰是十分嚴峻的。中國老齡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老年人口的規模如此巨大,養老負擔十分沉重,與中國的經濟基礎不相適應。1991-2000年的10年間,老齡人口的比重年均增長0.139個百分點,而前26年(1965-1990)年均才增加0.077個百分點,前者幾乎是后者的兩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員與退休人員之比,已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本世紀初的3:1(焦凱平.《養老保險》,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38頁。),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已從20世紀50年代50歲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男性70歲左右,女性75歲;而退休年齡仍延續上世紀50年代偏低的規定,退休年齡和人口壽命形成較大反差,進一步加大了基本養老保險的支付壓力。

  二、基本養老保險的困境

  中國的養老保險改革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為了緩解企業間畸輕畸重的養老保險負擔,一些地市縣開始試行社會統籌,主要是將以前的企業養老保險轉變為社會統籌方式的養老保險。1991年由國務院33號文件《國務院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確認這項改革,此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現收現付”模式的養老保險制度。隨著中國其他經濟改革的深入,原有的養老金計發辦法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于是1995年3月由國務院6號文件《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確定將個人賬戶制度引入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進行改革。199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規定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實現由“現收現付”模式的養老保險制度向“部分積累”模式的養老保險制度過渡。其具體辦法是:(1)“老人”老辦法,即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老人”仍按以前的規定執行,其待遇水平保持不變;(2)“中人”過渡辦法,即新制度實施時尚未退休,但已經工作了相當年份的職工,這部分人除了個人賬戶和基礎養老金之外,還有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對“中人”在過去現收現付制度下無個人賬戶工作年限的補償金);(3)“新人”新辦法,即新制度實施后參加工作的人,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組成。個人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存儲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不過,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老人”,由于他們以往沒有任何積累,因此需要籌集足夠支付其全部退休養老金的經費;還未退休但在舊體制下工作過的“中人”則需要對其在改革前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進行補償,兩者相加所形成的歷史欠賬數以萬億計(國務院體改辦2000年測算的結果為67145億元(資料來源:何平.《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報告》.《社會保障制度》,2001年第3期。))。由于這部分歷史欠賬并沒有指明通過何種渠道籌集,當社會統籌繳費不足以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時,個人賬戶的不完全積累金成了彌補“缺口”的主要資金來源。個人賬戶的不完全積累金被無償地透支,這樣導致的惟一結果是個人賬戶的實際積累額為零,個人賬戶成為“空賬”,僅僅是作為一個養老金計發的辦法,更不用說獲得投資收益了。巨額的歷史債務也直接導致養老金的缺口越來越大,據統計,1998年開始全國養老保險基金首次出現赤字,缺口為53億元;1999年缺口擴大到150億元,2000年缺口達到300億元,2003年中央財政補助達到470多億元(焦凱平.《養老保險》,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38頁。)。

  三、建立企業年金應對老齡化危機

  企業年金作為養老保障的第二支柱,能對整個社會保障體系起到延深和完善作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雖然覆蓋面廣,但保障水平較低,且一般采用的是“現收現付”體系,對于應付老齡化等人口年齡結構失衡等狀況具有制度上的先天缺陷。即當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繳費人員變化不大,退休人員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必然導致支付危機。而企業年金作為一種與職業掛鉤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參加人在退休后維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且企業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運作模式,是一種個人收入的縱向調節機制,即人們在工作階段將雇主繳費和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放在企業年金賬戶里,通過相關機構投資運營獲得收益,當他們退休時再把錢從賬戶中取出。在投資工具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最大幅度地調動社會資本,并實現資本配置的最優化。

  目前,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劇增,也由于清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利益劃分的客觀要求,以前那種“統賬結合,混賬管理,空賬運行”模式的社會養老保險模式已經很難再運行下去。我國已經加入WTO,養老保險制度方面也面臨著要與國際接軌。從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出發,以長遠的眼光來審視和考慮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亟需我們發展企業年金制度。

  獨家聲明: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中國養老金網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中國養老金網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致電:(86-10)82628888轉5173聯系。報刊發表須取得中國養老金網楊老金、鄒照洪的許可。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92,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