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 > ETF啟動 > 正文
 

連續多周遭遇凈贖回 ETF規模變化折射資金心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1日 05:31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徐國杰 上海報道

  ETF規模變動情況定期公布,使得目前滬深兩市的三只ETF成了投資者觀測場內資金流動的一個窗口。數據顯示,上周三只ETF整體規模均出現下降,已連續多周遭遇凈贖回,尤其是兩只新上市的ETF產品都有不小的凈贖回。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發的ETF品種在建倉期即實現了較高的收益,使一些資金選擇兌現盈利。而機構投資者對ETF仍表現
出積極興趣,因為對他們來講,在現階段利用ETF構造一個覆蓋、跟蹤滬深兩市的資產組合,對全市場進行戰略布局已經具備可行性。

  資金兌現盈利

  從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上證180ETF和深證100ETF在上市后都遭遇了贖回,規模出現下降。不過有分析認為,ETF上市初期資金凈流出屬于正常現象,前期股市的連續上漲使得這些ETF在未上市前,其凈值就有了大幅的提升,如上證180ETF在建倉期間的資產增值使認購投資者在上市首日時實際獲得高達13.5%的投資收益率,這導致了許多投資者在該基金上市時選擇了先獲利兌現的策略。資料顯示,上證180ETF上市首日共成交8291萬份,成交金額近2.47億元,換手率高達20.7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80ETF在上市后的折價交易也會吸引機構投資者進行套利交易,從二級市場買入,再在一級市場贖回。有分析認為,180ETF在上周1億多的贖回額中有部分可能來自套利盤。

  從整體上看,滬深三只ETF在上周均處于凈贖回狀態,上證50ETF的申購份額只有0.28億份,而贖回份額高達2.25億份,凈贖回1.97億份。而且自今年4月份以來,上證50ETF已連續六周遭遇凈贖回,規模持續縮水。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上周五,深證100ETF的規模已由上市時的約49億份縮水一半以上。相對來說,上證180ETF的凈贖回勢頭則趨于緩和。

  構建跨市場組合

  雖然ETF規模整體上出現下滑,但并不代表ETF這個品種受到市場冷落。一來目前市場交投非常活躍;二來新近上市的180ETF、深證100ETF與早前的上證50ETF一起,形成了對滬深兩市的全面覆蓋。這事實上給投資者提供了利用這幾個ETF來替代全市場ETF,通過同時交易這幾個ETF,完成對整個A股市場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機會。

  有券商分析指出,在滬深300等跨市場指數還未能開發出ETF產品,并且短期內難以取得突破的尷尬局面下,投資者只能退而求其次,轉向尋求替代的路徑,用現有ETF的組合來建立一個可交易的全市場指數資產。

  據介紹,上證180指數的180只成份股之中,有134只成份股同時也是滬深300成份股,深圳100指數中共有87只成份股包含在滬深300成份股中,這221只股票構成的組合,在數量上已經占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73.67%,可以說是滬深300指數組合的核心。并且這部分重疊的成份股均是權重最大的大市值股票,按權重計算的代表性更是遠遠超過股票數量所占的比例。實際上,如果按照上證180指數和深圳100指數的流通市值的比例,在買進7份上證180ETF的同時,再購入3份深圳100ETF,就可以構成一個比較好的覆蓋全市場的ETF組合。

  ETF發行年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種種跡象表明,2006年將是ETF發行的高峰年,除現有的三只ETF外,中小板股票ETF22日起開始發行,行業ETF、紅利ETF、小康ETF等ETF產品均早已經在醞釀、完善之中。而從已發行的上證180ETF來看,其成立后,交易活躍,流動性較佳,參與者非常廣泛。發行這只ETF產品,除了給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工具外,也能為發行人帶來不菲的管理費收入,可謂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獲準開發上證紅利ETF的友邦華泰相關人士介紹說,由于ETF能滿足不同投資者多樣的投資需求,因此ETF在我國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創新產品。此外,當前中國正面臨ETF產品市場發展的新契機,未來標的指數的放開、做空機制的產生、債券指數ETF和衍生產品的出現以及ETF產品向細化目標市場的方向發展等等,都將為ETF帶來較大的成長契機。

  專家指出,在直接設立跨市場指數ETF仍存在一定技術障礙的情況下,利用各類新發的ETF品種來構建各類投資組合,這將是投資者在今年面臨的一個投資機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19,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