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基金模式會否風行 外資控股之路能走多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7日 01:08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 徐國杰 上海報道 由外資相對控股的諾德基金管理公司日前正式獲得證監會批準成立,在業內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借助于股權結構的設置,美國諾德·安博特資產管理公司成為諾德基金第一大股東并相對控股該公司。那么,這種模式對中國基金業發展方向會有何影響,是否會成為今后外資進入的借鑒呢?
外資控股得到放行 諾德基金公司正式獲得監管層的認可,這也意味著通過股權結構設計巧妙實現實際控股的這一模式得到了放行,這對于那些正苦苦尋覓進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途徑的外資們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隨著法規的放開,自2004年末以來,不少基金公司的外方股東紛紛提高持股比例,景順長城、上投摩根、友邦華泰等基金公司外方股東都紛紛將持股比例提高到49%的上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順長城和友邦華泰的外方股東還因此與中方股東同持49%股份,成為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東。雖然景順和友邦還未實際控股基金公司,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已使他們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新成立的合資基金公司在股權結構設置上大都是一步到位,股本結構也比較簡單,多為兩家股東,51%:49%的股權結構。如正在發行第一只產品的匯豐晉信基金公司,匯豐在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達到了49%的上限。 記者了解到,除諾德以外,還有不少正在籌備的新基金公司計劃按照這一模式搭建股權結構,外資將持有49%的比例并成為基金公司的相對控股股東。 控股之路有多遠 一些躍躍欲試地進入中國的外資機構毫不掩飾地亮出了他們的底牌,非控股不談。不過由于目前新基金公司的批設速度似有放緩,如果想采取新設基金公司一方面需要尋找適當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時間成本也比較高。所以,現階段有很多外資選擇收購現有的基金公司實現登陸中國資本市場的戰略。而若收購現有基金公司股權,想要一步到位、按諾德模式來實現控股難度較大,關鍵是有合適的方式讓中方合作伙伴愿意退出。 據了解,在上海至少有四家本土基金公司的股權變更基本已確立方向,新股東多為外資機構,且均有意謀求控股權。 業內人士介紹說,外方進入中國基金市場,謀求控制權是分階段來實現的,外方拿到控股權的時間點取決于中外雙方的談判。這一方面說明在經歷了一輪合資基金熱潮以及法規進一步開放的背景下,目前外資提高了談判的籌碼,有了更多的主動權。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如果外資有更多的話語權,外方股東在資金、專業技術等方面無疑會做出更大的投入。外資的戰略規劃更長遠,胃口也更大,如施羅德集團不僅涉足國內基金業,還計劃謀求社保基金海外管理人資格。 然而,更多的外資對未來仍有期待。在繼續探路合資公司的同時,獨立控股的想法仍是不少國際金融巨頭的首選,尤其是一線的資產管理機構。就在越來越多的外資公司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登陸中國基金市場的同時,還是有不少在國際上聲名顯赫的資產管理公司愿意忍受目前的寂寞,等待著市場的成熟和政策的進一步明朗。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