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評級亂戰 基金業爭議紛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2日 10:11 每日經濟新聞 | |||||||||
祁和忠每日經濟新聞[2006-04-12] 飛速擴容的中國基金市場吸引了國際基金評級機構晨星和理柏。然而,兩家國際知名機構在分類方法、評級等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在國際成熟證券市場,基金評級是基金投資的重要參考標準。國內投資者不禁要問:為何兩家國際機構進入中國后,會在分類方法等最為基本的問題上產生如此之大的分歧?
中國基金市場的快速發展,已吸引全球兩大基金研究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star)和理柏(Lipper)在中國展開短兵相接的競爭。理柏昨日發布的《中國基金市場透視報告:今年3月月報》指出,所有股票基金3月份的表現均好于市場指數,股票前景仍然樂觀。而前不久,晨星先后發布專題報告《中國基金業掃描》和3月份基金評級結果。 引人注目的是,這兩家研究機構在基金分類方法、評級等方面有著顯著區別。不同的基金分類方法會直接涉及到各基金產品的風險與收益特征評價以及具體排名,晨星分類已引起國內基金業的強烈爭議,中國基金評級市場的新一輪風云變幻頓時陡添懸念。 分類差別爭議 專業機構在進行基金評級時,基金分類至關重要。如果分類不合理,那可能進行的不是“蘋果與蘋果”的比較,對于投資者的指導性會大大降低。 目前,晨星對基金的分類以分析基金的投資組合為基礎,將國內開放式基金分成5類,分別是股票型基金、配置型基金(又名“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保本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而理柏的基金分類則將基金投資組合與基金契約中的約定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慮,將國內開放式基金分成8類,分別是股票型基金、進取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靈活混合型基金、保守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保本基金和貨幣基金。 在上述兩種基金分類中,最大的區別是對配置型的分類。晨星將64只介于股票型與債券型基金之間的基金統一劃歸配置型基金;而理柏則又將該類基金分為四類,將股票倉位在65%以上的劃歸進取混合型,將股票倉位介于35%至65%的劃歸平衡混合型,將股票持倉比例變化空間很大的基金(如股票倉位在0至95%)劃歸靈活混合型基金,還將追求低風險、相對穩定收益的國投瑞銀融華、申萬巴黎盛利強化、銀河收益和德盛安心成長4只基金劃歸保守混合型基金。 會否形成誤導 一些投資者和基金公司表示,晨星現在的分類過分粗糙,實際上是將風險與收益特征不同的產品放在一起比較,客觀上會令投資者放松對基金風險的警惕,不但對相關基金公司不公平,會加劇國內基金市場片面追求業績排名的不良風氣,同時也易誤導投資者,不利于科學投資理念的形成。 例如,晨星將華夏大盤精選基金與南方寶元基金都劃歸配置型基金,但華夏大盤精選的股票倉位應控制在40%至95%,去年底為91.98%;南方寶元的股票倉位最高不超過35%,去年年底為28%。這兩只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迥異,將它們放在同一類別排名,顯然不妥。與晨星的分類相比,理柏將華夏大盤精選劃歸進取混合型,將南方寶元劃歸債券型,這樣的分類就要合理得多。 再如,國投瑞銀融華、申萬巴黎盛利強化、銀河收益、德盛安心成長4只基金的股票倉位較低,且相對穩定,是一個介于平衡配置型與債券型基金的品種。晨星將其劃歸配置型基金,將其業績與華夏大盤精選、南方積配等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相比,就更加不妥。 同時,無論是晨星還是理柏,雖然都未對貨幣基金進行評級,卻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各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排名,客觀上發出了慫恿貨幣基金比拼收益率的信號。這種無視貨幣基金投資同質化、流動性更重要、國內少數貨幣基金蘊藏高風險的行為,顯然有悖于國際基金評級品牌企業的誠信。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以晨星的專業能力,顯然不應犯這類低級的錯誤。其之所以堅持這樣做,可能更多是出于商業方面的考慮,因為只作較粗分類會顯得更好看,在給基金評星時更熱鬧。 鏈接 晨星資訊(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20日,是美國晨星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子公司。位于美國芝加哥的晨星由現任董事長喬·曼斯威托于1984年創立,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財經資訊、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評級,以及方便、實用、功能卓著的分析應用軟件工具,是目前美國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和國際基金評級的權威機構。 理柏于1973年成立于美國,總部設在紐約。1998年成為路透集團全資附屬公司。目前理柏跟蹤全球13.5萬多只基金。理柏于1998年將業務拓展至亞洲。 基金評級:怎一“亂”字了得 基金評級對于基金市場的健康發展及投資者正確理念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國的基金數目已經超過200只,其他成熟市場可選擇的基金數目更多,如美國超過8000只。投資者直接投資股市選股難,通過買基金間接投資股市時,選基金也不容易。 正是基于大量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基金選擇服務的巨大需求,國際基金評級市場在近30多年來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并形成了晨星與理柏兩大巨頭。正如標準普爾等評級公司對上市公司的評級一樣,晨星或理柏等專業研究機構對基金的評級,同樣對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選擇基金具有重要影響。 大多數投資者由于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各基金公司進行詳細數據研究和實地走訪,不大可能親自對各基金公司的職業操守、投研能力、風險控制等進行具體的了解。因此,他們在確定購買具體的基金產品時,往往將專業機構的基金評級作為十分重要的參考。晨星、理柏等國際評級機構通過向投資者提供基金評級服務,不但形成了自身品牌,而且通過提供其他各種商業性的增值服務,獲得了巨大商業利益。 然而,作為一個依靠自身信譽生存和發展的行為,基金評級機構如果過分偏重短期商業利益,一旦劍走偏鋒,不但會損害自身品牌與形象,而且也會對基金公司的產品策略與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形成誤導。因此,對基金評級機構的考察也是投資者必須做的重要功課之一。 一位年過半百的投資者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他每周都要拿著放大鏡研究去年晨星的排名。去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赴深圳出差期間,下飛機后的第一站就是走訪晨星公司。令人頗感意外的是,與日常采訪所遇到的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情形不同,當《每日經濟新聞》欲就晨星評級中存在的問題對晨星公司進行采訪時,該公司斷然拒絕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值得注意的是,除晨星、理柏等洋評級之外,國內也有各式各樣的評級機構和名目繁多的評獎活動,很多基金經理都在飛來飛去地領獎。面對鬧轟轟的評級與評獎,投資者到底應該相信誰?祁和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