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瑞銀低調期結束 合資基金顯示出后發優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2日 14:49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孫健芳 申興 北京、深圳報道 在長達一年多的內部整合之后,由瑞銀集團掌控的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突然變得高調起來。其在首只基金發行期內的一系列動作無不顯示出這家合資基金公司的后發優勢。 瑞銀掌控
2005年4月,瑞銀集團參股的中融基金正式獲得證監會正式批準,更名為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這是國內首家獲得外資持股達到49%上限的基金管理公司。 與瑞銀在其他行業擴張所取得的卓越成績一樣,國投瑞銀摘取頭彩并沒讓人感到意外。比起它的同行,瑞銀一向被認為是最能博得中國政府好感的外資公司,中國金融開放的許多第一都有瑞銀的烙印。 2002年11月,瑞銀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取QFII資格的境外投資機構,到2004年9月瑞銀已擁有8億美元的投資額度,這是目前為止QFII在中國獲取最多的投資額度。 瑞銀的成功還表現在銀行和證券業務上,2005年9月27日,瑞銀與中國銀行合作,雙方同意以對方為投資銀行以及證券業務在中國的首選伙伴。 2005年9月28日,北京市國資委、瑞銀、國際金融公司宣布重組北京證券,瑞銀投資17億人民幣獲取北京證券20%的股權,但是重組后新北京證券卻由瑞銀集團管理。 有了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經驗,瑞銀在資產管理業務上的行動應該更為迅猛,最起碼市場對瑞銀的看法是如此。 但國投瑞銀一年多以來的行動卻比較遲緩,這與瑞銀在北京證券的激烈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在去年9月份瑞銀進入北京證券后,一方面積極進行內部重組,另一方面在招募自己的投研團隊。 國投瑞銀副總經理董日成對之前行動遲緩解釋稱,“公司在進行管理、投資流程、風險控制等方面整合。” 但國投瑞銀在新基金發行前夕開始高調起來,與瑞銀在其他領域的擴張一樣,它一旦行動起來,總讓業界感到吃驚。 國投瑞銀核心企業股票基金是國投瑞銀合資后推出的第一只產品,在新產品發行期間,不僅合資基金全員出動,連瑞銀環球資產管理中國區總裁John Larum也來助陣。 談及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合作,John Larum回答十分滿意,“如果我們要在中國取得成功,必須找到一個恰當的合作伙伴,而國投就是這樣的伙伴。” 在合資基金話語權上,John Larum的巧妙回答無法掩蓋瑞銀的強勢,他表示,“在合資之初股東雙方已有共識,投資方面由瑞銀主導,現在合資公司研究、投資、估值、業績歸因平臺都引入瑞銀的投資管理風格。” 現在,合資公司的投資總監、負責投資的副總、運營總監、檢查總監都是瑞銀集團委派,公司董事長、管財務的副總、督察長則由國投委派。 至于未來瑞銀會不會對合資基金管理層進一步調整,John Larum技巧性外交辭令是“不方便猜測”,目前公司總經理是原來中融總經理萬朝領,目前在香港接受瑞銀方面的業務培訓。 力爭上游 雖然國投瑞銀投資總監陳進賢表示,“未來只要我們的基金能持續排在前1/3就可以。”但此話不是代表股東利益的John Larum的風格。 John Larum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一再表示“要致力成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管理公司”。“我們不甘心只取得中等或者排名25之內,因為目前全國有50多家,我們希望取得前10名的地位。” “在中國,對國投瑞銀來講,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全球一體化的投研平臺。” John Larum不斷強調過去瑞銀在這方面投入的巨大資源,這些投入包括內控、治理、投資、IT系統等。 John Larum表示,如果合資公司投研團隊想購買鋼鐵或者石油股時,立刻會得到瑞銀全球投研團隊的幫助,比如全球怎么看待石油股價、石油需求、未來石油股走勢。 除了全球平臺外,瑞銀高層多次暗示他們已經熟悉中國基金市場的游戲規則,國投瑞銀前身——中融基金與光大銀行之前合作發行過基金,但現在瑞銀卻選擇與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合作,下一步瑞銀是投入巨大的資金去教育渠道,讓瑞銀的長期投資理念被灌輸給投資者。 “與一家大銀行合作在全球也是一個普遍做法。” John Larum不擔心國內銀行成立自己基金公司對自己公司的偏袒,“在國外,銀行是一個開放的銷售渠道,它們可能側重自己的基金公司,但是同樣需要與其他具有特色的公司結成戰略聯盟。” “現在,基金發行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時間點,”John Larum此話更顯示他熟諳中國國情,“與以前相比,現在中國市場估值已經相對合理了,同時中國政府更加重視公司治理,上市公司管理層比較重視股東利益,中國市場發生股權分置改革都意味著市場是好的投資時機。” “要成為國內領先的基金管理公司,還需要若干年。” John Larum說。但公司副總董日成卻給出了時限,“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不管多長時間,兩人都一致認為合資基金短期目標是完善產品線。現在我們開始跟一些大公司洽談專項理財,也希望做一些海外業務,如果可以,我們希望年內獲得企業年金管理資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