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是否適合做投資咨詢 將憑何取信于客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1日 16:58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基金公司的研究成果憑什么來讓自己的客戶賺錢呢,估計答案只有一個:用它管理的公眾資金來“輸送利益” 作者:本刊特約作者 王群航/文 證監會一份關于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對象提供投資咨詢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引起了市
從專業基金研究的角度出發,根據多次對于老公司新公司、大公司小公司、內資公司合資公司、好公司差公司的調研積累,筆者認為,現階段的基金公司不適合做這個方面的業務。具體理由如下: 基金行業的聲譽 當前基金業的不良現象很多,歷史最為悠久者,要算是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之間的“邊緣化”問題了。2004年度,市場上大約有10家基金公司存在著較為顯著的“邊緣化”管理行為;2005年度,有這種行為的基金公司大約為5家。筆者對于部分基金公司里存在著的“邊緣化”管理行為的研究成果,已經經全國兩會代表提交到了最高權力機構。 2005年6月,筆者發現有基金公司利用公募資金向社保資金進行利益輸送的嫌疑。之后經過了半年時間,有關部門終于以非正式的方式披露了一個根本就難以服人的調查結果。 2006年初,筆者又發現了某基金公司存在著嚴重的向大客戶進行非法利益輸送的重大嫌疑。緊接著,證監會立即下文,要求有關基金公司在類似的問題上要防止套利資金損害原持有人的利益。但這個方面的事情并非證監會一個緊急文件就能夠長遠制止住的。 總之,當普通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一再受到傷害,而市場上又沒有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的時候,面對普通投資者最為直率的質疑,基金行業的確不適合做投資咨詢服務。 基金公司自身的客觀情況 一、人員。基金公司是當前市場上收入最高的一個行業之一,月收入超過很多普通人的年收入,年收入超過很多普通人一輩子的收入。這種高收入的狀況在各個基金公司的相互攀比之下,已經讓很多基金公司負擔沉重不已了。 為此,很多基金公司采取的首要對策就是控制人數。在筆者拜訪過的基金公司當中,最少的一家基金公司僅有兩名研究人員,加上研究總監順便做一點研究,加上基金經理做一點研究,管理億萬元資產的基金公司總共只有4個人在做研究。 根據筆者的統計,目前市場上至少有半數的基金公司里專業研究人員在10人以下,很多行業都沒有專人跟蹤。試問,在這樣的一種自身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基金公司能夠提供咨詢服務嗎? 二、研究模式。一方面人員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市場太大,很多基金公司的研究模式是建立在券商研究基礎之上的再研究,即研究券商提供的研究報告,與券商的研究人員相互交流,然后確定投資方向。一些作風嚴謹的基金公司會對自己將有可能要重點投資的對象進行調研,然后形成獨立的研究報告。這樣的研究模式,原創性的產品很少,更多的是二次加工。請問,這樣的行業研究主流狀況適合提供咨詢服務嗎? 研究憑什么取信于客戶 基金行業的評獎很多,盡管基金公司們一方面極力爭取各種榮譽,一方面又極力反對各種評獎,尤其是業績差的基金。但簡單通俗的評獎讓廣大的普通投資者得到的最大的實惠——發現誰是真正績效良好的基金,誰是真正績效良好的基金公司。總之,這類績效良好的基金及基金公司數目很少。 一家籌備已久但一直沒有能夠開業的基金公司表示,“開展咨詢服務并不必然引發基金公司滋生違規行為”。這等于什么都沒說,當然不會有每一家基金公司都出現明顯的違法違規行為。 該公司還認為,基金公司“對國內境內保險公司及其他依法設立運作的機構進行投資咨詢更是司空見慣,為了吸引和留住保險公司等大的機構客戶,基金公司以客戶服務等其他適當的名義對其提供咨詢已成了固有模式。”但恰恰就是這種模式,已經在坊間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利益輸送嫌疑”風波。難道這還不夠?這個市場中許多積孽已久的“罪惡嫌疑”一直沒有得到澄清。部分基金公司及其他機構具有強烈爭議的言行,正在不斷地為這個新興的行業自掘墳墓。 綜上所述,基金公司的研究到底能夠依靠什么來取信于客戶呢?估計最終的答案只有一個: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廣大社會公眾的資金。 (作者系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心研究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