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情階段性活躍 可關注小盤基金機會(名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9日 00:32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招商證券 朱哲 近期大盤展開震蕩反彈行情,基金也同步反彈,相對而言,基金的表現比股票還強一些,基金興業(資訊 行情 論壇)、基金天華(資訊 行情 論壇)、基金金元(資訊 行情 論壇)、基金裕元(資訊 行情 論壇)等都創出了年內行情新高。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現象呢?后市基金行情又將如何發展呢?
基金的領先指標作用 我們回顧了此次反彈行情中各分類指數的表現,發現上證綜合指數及深證綜合指數及深證成分指數都是同時于去年的12月6日啟動的,而兩市的基金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卻是同時于去年的10月28日啟動,換言之,基金指數提前大盤探明短線底部而啟動反彈行情,從這角度而言,基金行情具有一定的市場領先指標作用,而我們研判市場的時候,觀察基金表現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而目前基金行情展開了震蕩反彈走勢,部分基金的市場價格還創出了年內行情的新高,這無疑對股市行情有一定的積極刺激作用。 封閉式基金緣何走強 近期的基金表現可圈可點的,那么如何來理解近期基金的短線強勢表現呢?我們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基金高折價逼近歷史記錄。封閉式基金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整之后,折價率在上周已經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大盤封閉式基金3月7日的折價率達到46.48%,距離2005年10月21日創下的47.25%周均折價率的歷史最高水平僅一步之遙,中小盤封閉式基金3月7日20.58%的折價率比歷史最高的22.34%也只有兩個百分點不到的差距。而當時封閉式基金高折價之后不久,基金行情就展開了一輪力度比較強的上漲行情,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基金提前大盤啟動的反彈行情。而如今,封閉式基金的高折價率逼近了歷史記錄,相應也封殺了其下調空間,并引發了市場資金的短線追逐。 其二,攻防兼備吸引了市場資金的短線關注。我們也考慮到近期的市場環境,近期大盤多次沖擊千三關口并沒有形成有效突破之后,于上周出現了短線的寬幅震蕩,個股行情也是隨大盤出現同步起伏,一時間市場也體現出一定的系統性風險,此時市場資金的操作將更加謹慎,而封閉式基金具有攻防兼備的特性而得到了市場資金的短線傾斜:一方面,封閉式基金的高折價對基金價格形成支撐,而前期基金運作也相當成功,基金的收益率也相當不錯,部分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超過了10%,這是基金的防守特點;另一方面,從前期分析也可以知道,基金行情具有一定的先行指標特點,大盤急跌之后孕育短線反彈,而封閉式基金必然會有出色表現,這也吸引了一定的資金關注,因此近期基金表現相對強勢也就成為合理選擇。 基金行情后市何為 在本周行情中,基金的表現確實不錯,并且也有一些基金創出了年內行情的新高,這是否意味著基金行情將就此展開一輪強勢上攻行情呢?對此我們持一定的懷疑態度,我們需要關注以下一些問題: 其一,前期高點的阻力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雖然一些封閉式基金創出了年內新高而成為近期市場的大贏家,而基金指數卻沒有同步創出新高,目前滬市的基金指數已經逼近了前期891.65點的高點附近,而前期高點也堆積了較大成交量,前期高點需要一個反復消化的過程,這也將影響到近期基金的整體表現; 其二,基金走勢還將受到基金凈值的影響。基金的表現也將受到基金凈值的影響,近期大盤出現了寬幅震蕩,而機構投資者也在進行倉位結構的調整,這將影響到基金的收益率水平。在震蕩市道中,不同基金由于研究及運作能力不同,相應的收益率也將有很大區別,進而也將影響到基金的表現。另外,股票市場一旦再度活躍,則資金將更多追逐于股票交易,這也將會削弱基金的短線攻擊力度。 其三,基金未來命運還處于不確定狀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封閉式基金也開始逼近到期日,今年年底,將有多家基金存續期滿而面臨命運的選擇,換言之,封閉式基金將進入敏感期:或者是到期封轉開,或者到到期清算,或者到向后延期。我們認為,最終的解決方案必然取決于管理層維護整體市場穩定的考慮,以及各利益相關者博弈后利益平衡的結果,同時方案的選擇與出臺時機還取決于市場環境的好壞。因此,封閉式基金命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也將影響到基金的近期發展。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認為,雖然近期表現比較活躍,但封閉式基金迅速演繹一輪強勢攻擊行情似乎不太現實,因此投資者也應該謹慎看待基金的近期活躍。不過從中長期角度來看,高折價狀態中的封閉式基金還是一個不錯的中線投資對象。 關注小盤基金的市場機會 我們認為,小盤基金將于近期市場表現出更強一些的彈性,一方面是小盤基金的運作難度比較低,往往在市場中會表現出更強的彈跳能力;另一方面小盤封閉式基金也具有較高的到期套利價值,投資者短線可多加關注。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