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擴容旋律唱響主流股票 ETF交易機制應有創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00:21 證券日報 | |||||||||
□ 本報記者 馬玉榮 三月,春風浩蕩。隨著深交所第一只ETF——易方達深證100ETF的發售、大洋彼岸美國ETF熱浪的襲來,ETF成為近期市場討論的熱點。接受采訪的國內外專家認為,ETF在中國是一個新品種,有很大的增長空間,ETF做大做強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各種ETF產品會導致不同股票有不同的機會,大部分ETF基金買主流股票,如大盤藍籌、紅利分紅多的等。
ETF擴容利好主流股票 全球知名基金管理機構——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被公認為是中國ETF專家。最早的ETF是巴克萊資產國際投資管理公司BGI創出來的,BGI在這方面是全球一直最領先的,巴克萊管理之下的ETF資本將達一萬億美元。巴克萊資產公司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黃海洲表示,有幾方面原因:一是與巴克萊自己的產品創新能力有關,有一批人做研究;二是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都有分點,全球50家股市、10家債市、50個貨幣交易市場,這么大的盤子,這么多市場相關的因素,再加上技術創新能力,是能做大做強的基礎。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國際ETF 的成功發展經驗,為我國適時推出并加快發展ETF基金提供了許多極具借鑒價值的成功經驗。但與國際相比,我國ETF的發展相對落后于證券市場的發展。200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最初的ETF設想。隨后市場各方開始了長達三年的ETF基礎研究和專項研究工作。2004年底,中國內地首只本土化ETF基金產品上證50ETF問世并于2005年2月23日上市掛牌交易。 國泰君安新產品開發部負責人章飆博士說,ETF擴容不象股票擴容,需要資金去買,ETF擴容是從別的地方找錢買股票,如果大擴容也是正向影響,只會增加買盤,不是吸收資金。ETF是指數基金,假設ETF募集的錢都要去買股票,是不敢買股票的資金買了ETF基金間接入市。當然,各種ETF產品會導致不同股票有不同的機會,大部分ETF基金買主流股票,如大盤藍籌、紅利分紅多的,對主流股票的影響好些,對非主流股票的影響則差些。如易方達深證100ETF發售,深證100指數所覆蓋的公司大多將從中獲益。如消費類的龍頭企業深萬科、華僑城(資訊 行情 論壇)、雙匯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等;又如作為自主創新代表的大族激光(資訊 行情 論壇)、中興通訊(資訊 行情 論壇)、中科三環(資訊 行情 論壇)等。 天相投資顧問公司金融創新部副經理張劍輝認為,上證50ETF產品發行給市場帶來部分資金,但估計資金量不會很大,從上證50ETF操作來看,投資者注重根據市場走勢來考慮投資ETF,一級市場好會有申購,市場不好時贖回也多,不會給市場帶來大的影響。對換手率低的股票有一定刺激。 據悉,目前市場上已經發行或準備發行的ETF琳瑯滿目。如,既有上證50ETF,也有易方達深證100ETF、華夏基金研究開發的深證中小板ETF、華安基金的上證180ETF、南方基金研究開發的上證小康指數ETF、友邦華泰的上證紅利指數ETF、以及最新的匯添富成長ETF。 上交所研究中心總監胡汝銀教授說,對于各種各樣的ETF產品哪種會勝出,讓市場自由選擇,對于擴容速度怎樣事前還說不清楚,ETF提供商愿意提供ETF服務,說明大家看好這個產品,上交所系統支持這個產品,深交所原來沒有推ETF產品,深交所100成份股基本是以上交所規則和經驗為基礎。 指數里的“東西”是創新的關鍵 據統計,2005年美國ETF基金總規模比2004年增長了近31%,遠遠超過了共同基金行業10%的增長速度,而ETF基金只數也從151只躍升到201只。ETF誕生的時間并不長,但在短短10年間,其資產規模已超過2000億美元,并正以極快的速度在全球發展,可見ETF的發展是極其成功的。ETF的成功在于其既能夠結合指數化投資的好處,如低成本、分散投資、透明度良好等;又能夠結合股票交易的特性,如盤中買賣。再者其獨特的實物申購贖回機制,有助于降低基金的整體成本及促進相關的套利活動,從而縮小了基金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折溢價。就目前來看國內發展指數基金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投資環境和條件。 章飆博士認為,以中國目前條件來看,向前推進應沒有問題,要看市場認同度高不高,能不能募集到資金,如果市場認同度高就會募集到數量大的資金,認同度不高基金規模就會較小。 存在問題是創新的東西太少,融資融券、股票賣空出來對ETF才比較好,現在還受到限制。從國外經驗看,應進行ETF交易機制的創新,賣空或者是融資融券在ETF上執行,吸引大家通過ETF工具做市場配置,做所需要的交易,ETF本身是工具,用工具的人多了,自然就好些,ETF權證也會增加ETF需求,ETF增加股票需求,市場才會活躍、才會穩定。 張劍輝認為,從第一只ETF運行平穩來看,技術上沒有問題,發展制約因素是市場有效性不強,市場指數體系需進一步完善,指數資源競爭激烈,可供選擇的好指數還不是很多。 黃海洲先生認為,ETF在中國是一個新品種,有很大的增長空間,ETF做大做強需要幾方面條件,主要是:一、資本市場的基本面是什么樣,ETF與指數有關系,ETF交易活躍、流動性好,資金到帳快。同時具有基金和股票的優勢,指數包括股票基本面情況,與股票市場交易機制、市場公平情況、建設能力、有無作莊、過分炒作現象有關;二、在這方面可交易公司本身技術創新能力;三、產品要賣給投資者,而投資者的心態,對這類產品為什么感興趣。上述三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改進的必要。如果指數里的成份不行,難以置信指數創新能做到什么樣!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已經走過了近15個春秋,上市公司已逾1300多家,總市值規模已達3萬5千億左右。國內首只自主創新概念的指數——深證創新指數于2006年2月27日由深交所正式發布。該指數樣本股2005年前三季度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425元,高于深市A股0.14元的平均水平,指數樣本2005年前三季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0.6%,高于深市A股5.30%的平均水平。時值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但愿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基業長青。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