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6日 09:03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讓列寧同志先走”——業內用這句話來調侃基金業內的利益輸送。至于誰是“列寧”,大家也心知肚明——機構投資者。現如今,“列寧同志”不僅可以在投資交易上“先走一步”,在基金申購上也勝人一籌。 在證券投資基金始創之初,可能業界沒有想到,以集合老百姓的閑散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基金,現在成為機構投資者的聚集地。最新數據顯示,開放式基金中,機構投資者的
面對這半壁江山,基金公司亦喜亦憂,監管層也是如此。喜的是,機構投資者帶來了基金規模的擴大,憂的是,機構投資者的行為開始越來越頻繁的侵犯普通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機構投資者對基金管理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可以如“皇帝選秀女一樣”的選秀;可以要求基金管理人在規定時間分紅;可以要求基金公司提供申購時間上的便利……前段時間,還鬧出公募基金向私募的專戶進行利益輸送的傳聞。 在投資行為上,到底有沒有“損公濟私”的情況?筆者不敢把話說死了,否則又有人鬧情緒不高興。要說完全沒有,那基金業呼吁了多年的“專戶理財”業務為何遲遲沒有放開呢?據說,還是擔心公私兩類基金的“防火墻”不能真的防得了“火”。 如今看來,公募基金實在處于兩難境地:中小散戶與機構戶合一起吧,擔心機構利用基金申購贖回之便占便宜;將散戶與機構戶分開吧,又怕散戶的公募基金成了給專戶抬轎的轎夫。唉,怎一個“難”字了得啊! (榮籬)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