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評論 > 正文
 

基金公司扎堆更名 基金業進入成長期蛻變階段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09:36 上海青年報

  本報訊 (記者 謝潞錦) 近期,多家基金管理公司“扎堆”變換股東,并相繼爆出“改名換姓”的新聞,這在以往并不多見。據Wind資訊統計,自去年12月下旬以來,已有6家基金管理公司變更了旗下基金的名稱;尤其是在今年1月后,共有4只基金更換名稱。眾所周知,去年以來,多數機構加大了對股票型基金的配置力度,因此,在行情劇烈震蕩時,眾多基金“城頭變幻大王旗”的現象異常令人關注。

  股權變更受關注

  從更換名稱的類型看,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基金公司名稱不變,但旗下基金的名稱出現了變化,如“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變更為“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第二種是,基金公司發生了變化,而旗下基金名字未發生變化,如“中融融華(資訊 凈值 論壇)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變更為“國投瑞銀融華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第三種是,基金公司和公司旗下各家基金全部“變臉”。如,“天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下屬基金也發生了相應變化。

  令人關注的是,基金公司重組往往是基金“變臉”的重要原因。早在2004年1月,湘財合豐基金因為股東發生變更,荷蘭銀行接過原股東33%股權,完成了一次局部換血過程,其名稱也變更為如今的“湘財荷銀”。據了解,天同基金大“變臉”的原因,是借公司股東重組之際,全面整合公司資源。資料顯示,天同證券持有天同基金60%股權,而前者目前正處于重組過程中。

  品牌效應日益放大

  一位基金營銷資深人士表示,開放式基金更換名字無疑要對投資者進行說明和解釋,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因此,“出于營銷成本的考慮,一般情況下,基金不宜經常更換名字。”海通證券分析師張崎認為,基金投資者主要考慮的是基金的業績,對具體基金名字的變化則顯得較為“遲鈍”。但也有一些投資者對更換名字的基金管理人的操作能力產生了一些擔心。對此,張崎認為,基金業績的高低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只是一個方面。各家基金公司往往用投資團隊來管理基金,因此,個人在其中所能發揮的影響很有限。

  另外,在各路資金、各種投資工具不斷“殺入”證券市場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投資決策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一些基金公司更換名字就與基金的操作范圍發生變化有關。最典型的就是華安180(資訊 凈值 論壇)正式更名為“華安中國A股”,將跟蹤的指數由“上證180指數”調整為橫跨滬、深兩個市場的“MSCI中國A股指數”。

  折射行業競爭環境

  應該說,基金頻繁換名折射出當前基金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兩極分化的現狀。信誠基金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石志成認為,在這幾年基金行業壯大的過程中,基金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品牌沉淀”,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情況已十分明顯。“去年4季度報告顯示,前10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占基金資產總規模的70%左右,其管理的大多數基金業績居前。”相反,一些規模不到10億份的基金公司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事實上,那些更名的基金管理人所承受的壓力也十分明顯。華安中國A股基金經理劉光華就表示,作為跟蹤上證180指數的被動投資基金,華安180去年基金凈值下跌了0.56%。“雖然跌幅小于同期指數,但未能給投資者帶來正的收益,我們為此深感不安。”

  另一基金經理認為,在相對弱市中,基金業績的差別尚不能完全體現;但在牛市中,指數基金將能獲得超越主動型基金平均水平的回報,肯定將產生一系列牽涉基金投資、銷售等方面的現實的“連鎖反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5,4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