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后高低風險爭艷 2005基金發行數字化繁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5日 14:3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王群航 2005年新成立的開放式基金總規模為1002.84億份,如果剔除2004年底發行、2005年初成立的7只基金,則2005年基金市場發行并成立的基金總規模為924.45億份。 高、低風險爭艷
從2005年的發行情況來看,市場上已經發行了55只基金,其中有50只已經成立。如果算上2004年底始發,2005年初成立的7只基金,那么,2005年總共成立了57只基金。 2005年,從分類的角度來看,股票型基金發行了20只,成立了21只(含去年發行的3只);貨幣市場基金發行了17只,成立了16只(含去年發行的1只);偏股型基金發行了12只,成立了14只(含去年發行的3只);偏債型基金發行了2只,成立了2只;指數型基金發行了2只,成立了2只;債券型基金(即短債基金)發行了2只,成立了2只。 已發行的基金有6大類,主要種類分布在風險線的兩端,即高風險端的股票型基金和低風險端的貨幣市場基金,這兩類基金的總數已經超過了已發行基金總數的一半以上,而且,2005年上半年是貨幣市場基金的集中發行期,下半年是股票型基金發行的高峰期。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管理層對于發行市場的“宏觀調控”,如下半年大幅減少了對低風險類產品的審批,支持高風險類產品的發行,期望通過股票型基金多募集資金進入股市,支持股權分置改革。這種愿望最鮮明的體現則是銀行系基金入市。第二,絕大多數基金公司在持續營銷方面都難以取得突破,因此,只好以發行新產品來維持“生計”,這是當前各基金公司只要有條件、有機會就不斷發行新品的主要原因。 發行難易不同 不同類型新基金發行難易程度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發行的期限。自開放式基金問世以來,約定俗成的發行期限通常為一個月。但是到了2005年這種情況有了變化,一方面,貨幣市場基金紛紛縮短了發行期限,很多基金的發行期限都縮短到2周左右,其中,嘉實貨幣(資訊 凈值 論壇)、銀華貨幣(資訊 凈值 論壇)的發行期限分別只有6天和7天;有延期行為的僅有兩只基金,即中信現金優勢延長了3個交易日,大成貨幣(資訊 凈值 論壇)的直銷延長了1個交易日。 相比較而言,2005年發行的絕大多數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延長了發行期,而且基本上都延長2周。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前期募集的規模不理想。筆者認為,這種普遍性的延期行為貽害無窮,耽誤了其他基金發行檔期,據初步估計,2005年至少減少了一個檔期批次的數只基金發行,“挽救”個別基金的行為卻對整個行業的“正常發展”產生了副作用。 第二,成立的規模。發行時間的長短與基金成立規模的大小之間有著一種奇怪的負相關關系,即發行時間長的基金不一定就是成立規模大的基金,而發行時間短的基金和發行時間沒有延期的基金發行的結果都比較理想。2005年發行并成立的新基金平均成立規模為18.49億份,戶均認購份額為8.98萬份。不同類型的新基金平均成立規模和戶均認購份額均相差很大。具體情況參看下表。 通過此表,可以發現: 除了銀行系基金以外,涉及到股票投資的、具有一定程度風險的基金發行情況都不是很好,每只基金的平均成立規模都小于10億份,如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 低風險產品比較好銷售,如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于短債市場的債券型基金熱銷,與它們成功的產品創新有很大的關系。 銀行系基金搶眼,三只銀行系基金成立總規模為154.23億份,平均規模為51.41億份,戶均認購規模為3.85萬份。在股票型基金發行狀況十分不景氣的2005年下半年,銀行系基金集體有如此巨大的首發規模,且戶均認購數量又很小,其銷售能力既讓人感嘆,又讓人懷疑。 問題 2005年是中國基金市場大發展的又一年,但這一年同2004年一樣,又是一個“數字化”的繁榮年度,即依靠發行來推動市場規模的膨脹。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應該值得認真思考。 第一,基金公司是否需要發行那么多的新基金?基金行業已經初步出現了人才荒,最為典型地表現在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方面,表現在銀行系基金的成立對于基金行業的震動方面。若干基金公司網站上常年掛著招聘廣告,2005年下半年以來很多新基金都是基金經理“一拖二”管理,部分基金公司的專業研究人員只有五人左右,空虛的泡沫式行業發展狀況令人堪憂? 第二,基金公司憑什么可以發行那么多新基金?2005年,除個別公司外,絕大部分基金公司都發行了新產品,有少數公司還發行了兩只。管理規模直接關系基金公司的收益多寡,所以,只要條件許可,基金公司都有不斷發行新品的沖動。有些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處于行業的中等或者更低,這樣的公司暫時沒有顯現出良好的投資管理能力,任由它們發行新基金,不免有坑害投資人之嫌。 (作者供職于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心,本文僅代表其獨立觀點) 相關專題:基金2005年度回顧與展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