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評論 > 正文
 

基金評價體系的爭論源頭在于行業溝通和信任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2日 00:32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朝聞

  近期又有幾只基金進入發行,于是耳邊關于基金的市場評論又開始多了起來。比如,對于基金業績的評價體系的爭論就開始了。有的人(主要是基金一方)說,基金的評價的時間太短了,導致了基金之間過度攀比短期業績,不利于長期投資的正確理念張揚。有的人(主要是基金評價一方)則說,基金需要業績評價,如果獨立的基金評價體系都不能接受,那么
基金管理人根本不具備管理“公募基金”的資格。一不留神,你來我往之間還帶些上了“火藥味”。

  撇開雙方的行業背景,單看兩個觀點,其實壓根都沒錯。長期投資不應該么?著眼于長期的業績評價不需要么?都是對的。但是這兩個觀點怎么就對立起來了?原因就在于觀點背后的行業背景和市場環境沒有考慮進去。考慮了上述“背景因素”,雙方的觀點都值得再考慮一下。

  就拿第一個觀點來說,短期化的業績評價確實會導致基金投資的短期化傾向。這是個事實,毫無疑問。但是,平心而論,如今短期化的投資傾向是由基金評價體系造成的么?現在外面流行的幾套基金評價體系都在這個市場存在好幾年了,基金投資的短期化傾向卻是在今年以來才越來越明顯(以前不是沒有)。倒算上去,過去那些相對長期投資的日子,基金評價體系就沒發揮過作用么?

  一個基金評價體系會包括很多指標,有相對長期的(一年以上的),也有相對短期的(每周),這樣的體系無非是指標設置的不同。覺得不對,不看就可以了。基金能相信好

股票終究會有好表現,也應該相信,真正好的基金公司不會被一兩份短期的基金評價指標就給“毀”了。

  其實,基金評價短期化的真正推動力,不在于基金評價體系的指標設置,而在于基金公司經理層、董事會對于下屬基金的考核時間太短了。要再追根究底,就是基金市場的大環境決定了如今的局面。如果大部分持有人(包括那些大保險公司)都樂于關心短期收益,都追逐每周凈值變動的話,那么整個行業越來越短期化都是難免的。要解決這個局面,不是改動一兩個基金評價指標能夠改變的。還是要在基金市場的發展成熟上多下些功夫。

  回頭看第二個觀點,獨立、客觀的基金評價體系當然是非常需要的。基金業要長期發展少不了獨立、客觀的第三方評價的存在。但是,如今行業內的評價體系是不是就都獨立、客觀、第三方了呢?基金評價體系的好壞又有誰來評價呢?這可能正是業內真正擔心的問題。因此,關于基金評價體系的爭論,某種程度上,不是評價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行業溝通和信任的問題。

  說到底,基金業需要長期投資,也需要獨立客觀的業績評價,只不過,對行業來說,都還需要繼續努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91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