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股下跌并非基金所為 急跌猛漲另有三大原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1日 21:36 和訊網-紅周刊 | |||||||||
本刊記者 汪瀾 本周,基金重倉股的走勢就像游樂場的過山車,急跌猛漲,雖談不上驚心動魄,但也足以讓投資者出把汗。 從周一到周四,基金重倉股迎來新一波跳水高潮,其跌勢之猛絕不亞于10月中旬的那
但到了周五卻風云突變,基金重倉股整體上漲,平均漲幅達到2.68%,當日上證指數上漲1.98%。中集集團、振華港機等前期的跳水冠軍更是一度被封至漲停板。 那么基金重倉股緣何大起大落呢? 關于暴跌的三個原因 對于基金重倉股暴跌,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大觀點。 其一是基金“抱團取暖“的策略發生了變化,眾基金試圖通過博弈,擺脫流動性陷阱這一制約基金調倉的瓶頸。今年三季度新出臺的基金投資組合即是佐證。一個較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基金對其核心資產大幅減持,比如G寶鋼(資訊 行情 論壇)的基金持流通股比例由二季度的32.54%降至20.35%,G上港由38.61%降至24.32%。部分倉位一直保持穩定的上市公司,如上海機場的倉位也出現整體下滑,由71%降至61%,而最近其市場表現依然顯示,基金仍未停止減持的步伐。 其二是上市公司股改對價預期走低。從第八批股改公司開始,10送3股的對價水平被打破,平均對價水平僅為10送2.68股,到了第九批股改公司,對價水平仍無起色,為10送2.8股。在“股改疲勞癥”的影響下,股改概念股從含權預期轉為貼權預期。近期暴露出來的“投票門”事件,更是降低了股改公司投票率的可信度。 第三種觀點是年關將至,資金面開始吃緊。據統計,今年以來,股票型或配置型基金凈贖回規模已超過300億份,遠遠超過同期29只新發基金245億份的首發規模。在年末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基金面臨的贖回壓力可想而知。 “重倉股下跌并非基金所為” 在這些關于基金重倉股下跌的紛繁蕪雜的解釋面前,一個有些有悖常理的觀點顯得格外新鮮,那就是“重倉股下跌并非基金所為”,廣發基金投資總監朱平如是說。 朱平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基金重倉股的下跌主要不在于基金拋售。因為基金持有股票流通市值的比例僅在20%左右,即使調倉,也只是動用其中的一部分資金,不會造成大面積下跌。 對于市場中的做空力量,朱平表示肯定是存在的,但目前很難判斷這股力量源自何處。以跌幅巨大的中集集團為例,在其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更多的是基金的身影,很難想象一貫以手法穩健、選股獨到的QFII也會出現在其股東榜中,但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就赫然在第二大流通股東位置上亮相,持有1700.9萬流通股。再如本周強烈異動的煙臺萬華,雖為基金重倉股,但其第一大流通股東并非基金,而是東方證券,持有1784.24萬流通股。當然,市場中還有很多行蹤詭異的私募基金。這么多機構共存于同一市場,共存于基金重倉股,確實很難判斷誰是真正的做空力量。 而對于周五基金重倉股的上漲,朱平表示:“這就更說明做空行情不是基金所為。“朱平還表示,盡管周五大盤拉升,但不過是因為市場跌得“太多了”,受利好消息影響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朱平依然堅持其最新的判斷,目前的市場是資金追逐股票的市場,也就是說錢雖然多,但可以投資的股票卻很少。如果大量的垃圾股沒有跌到位,投資資金是很難大規模介入股市的。這就造成投資、投機兩股力量不能達成共識,大盤還是難以長時間上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