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投資專家是稀有動物 信任缺失已成行業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1日 16:55 《理財周刊》 | |||||||||
文 本刊記者/馮慶匯 即使在基金業的鼻祖美國,基金行業也并非毫無瑕疵。從某個角度而言,基金業算得上“名譽頗佳”,不過基金公司遭證監會處罰的事例也屢見不鮮。過去十多年,美國最普遍的問題是抬拉基金凈值。在披露報表前的最后一天,基金大量買入那些基金早已持有的股票,試圖以此拉升行情走勢。如若成功,基金凈值就能以一個漂亮的“彈跳”完美謝幕。不
另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宣傳誤導”。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1996年的Van Kampen事件。這家公司在宣傳中聲稱其收益率為62%,而且在各類評級中,這只基金確實遙遙領先。但投資者不知道的是,這只基金過去是從“種子基金”基礎上運營的,62%的收益率是針對20萬~38萬美元的小額資產而言的。投資者也不知道,其一多半的利潤來自于31只剛上市的熱門股票。事實上,這只基金只要買入100到400股新上市的股票,就能得到很大收益。所以這個業績本身是難以復制的,投資者不明所以就會被誤導。 關于這類內幕和知情權的尷尬,似乎沒有一個制度能根本解決其中的矛盾。從法律上說,基金公司和投資者的關系屬于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基金公司肩負“信托責任”。但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另一個角色是從委托人那里賺錢,有了金錢的這一層關系,真正的信任就難以建立。有人笑說,這就是商業經濟的精髓。 正因為此,對于基金,國內投資者的感情尤為復雜。證券市場亂糟糟的格局已是前車之鑒,投資者經歷的切膚之痛已然引發了深層的信任危機,抵不過收益率誘惑的投資者就算掏錢買了基金,也多半如驚弓之鳥,時刻準備著一哄而散。正因為如此,基金公司無形中還多了一份兼職——扮演心理醫生的角色。說到底,這是投資者和基金公司利益的雙重需求。 不過很多基金公司似乎未認識到這一點,任由不負責任的行為踐踏公眾脆弱的信心。此次投資失誤事件不由令人心生疑竇,究竟是專家水平不夠格,還是基金公司在心態上未能重視自己對于委托人的責任?無論是哪個原因,結果都叫人心痛。 不可否認,當基金公司數量超越50大關之后,真正的投資專家已成稀有動物,對于所謂的“專業水準”也不得不打個問號。中國證券市場不過十多年的歷史,基金的歷史更短,而基金公司中擁有9年以上經驗者幾乎寥寥。 具有參考意義的是晨星的一份調查。晨星公司曾在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也就是在美國股市下跌,幾乎所有的美國國內股票基金都賠錢的時候,對基金經理的表現進行了觀察。同時期中,由任期至少是4年的團隊經營管理的基金損失較輕,比標準普爾500指數和一般的股票基金損失要少。同時,管理資歷越深,損失就越少。 而過去一段時間,基金公司忽視自身負有“信托責任”的事例更是被廣為披露。無論是宣傳誤導事件,還是前不久的利益輸送丑聞,都不同程度地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相信隨著投資者意識的強化,基金公司將面臨又一輪的洗牌。而那些專業素養深厚,責任意識堅定的基金公司最終會脫穎而出。 也許,這次的“債轉股事件”并不能給這兩家基金帶來什么直接的損失,但是這個行業里所有的參與者必須認識到這樣一個道理:一旦這些丑聞讓老百姓對“專家理財”這塊牌子發生重大懷疑,那將是整個行業的危機,任何一個公司可能都不會幸免,更多的無辜者將跟著一同支付高額成本。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